古稀之年,不当作家的女人不是好演员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45更新:2025-09-03 15:58:22

高龄女性若未涉足文学创作,便难以被定义为卓越的演员。

文字作为最便捷、直观且自由的表达方式,其价值在于让记忆得以留存。一旦被记录,这些记忆便不会随风而逝,而是以鲜活生动的形式留存于世。陈冲获奖时展现出的风采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她并非仅仅关注眼前的名利,而是更值得关注时间沉淀后的生命价值。人生虽短,却需要多维度的追求。单纯的‘高度’不足以定义其内涵,更需拓展‘宽度’与‘厚度’的层次。

《猫鱼》标志着陈冲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作为其首部非虚构长篇作品,亦是一部承载个人记忆的自传体散文回忆录。书中通过跨越上海童年老宅与旧金山居所的时空对照,串联起从因《小花》成名到好莱坞征途的波折历程,展现了跨越东西方的文化碰撞与人生轨迹。

陈冲以独特视角穿梭于家族记忆与女性内在世界的探索之中,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书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是:在《末代皇帝》取得巨大成功后,她曾萌生转行法学的念头,这一举动折射出其内心的焦灼与自我质疑。面对赞誉,她坦承始终存在身份认同的困惑,自视如不完美的仿制品,常感在用浅薄掩盖真相。当事业巅峰时刻,她却选择剥离世俗光环,投身对自我本质的追问,这种精神突围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职业选择。更令人关注的是她提及收养子女的往事,将孩子托付给美国友人引发舆论风暴,被贴上"弃养"标签。但或许正是这种观念碰撞,构成了艺术创作与思想交流的深层价值。

相较于常人对过往经历的刻意修饰,陈冲以坦率真诚的态度展现自我,这种品格尤为珍贵。自2021年7月起,她在上海文学开设专栏,历时两年半,累计创作逾二十万字。2024年,陈冲参与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并获得"70岁退休医生/时尚博主"故事改编权。其在文学领域的耕耘最终凝结为新书《猫鱼》的出版。如今63岁的她,已适度减少演艺活动。从演员转型作家的历程中,尽管面临转型风险,但陈冲依然选择坚定前行。她的创作动机源于独特的生命体验:1961年出生于上海高知家庭的她,父亲曾担任华山医院院长,母亲是复旦大学教授,精通三国语言,热衷阅读与音乐,且擅长钢琴演奏。这种家庭氛围塑造了她深厚的人文素养。年轻时,作家营造的广阔世界曾令她着迷;而年长后,她发现当下的时光转瞬即逝,未来亦在加速消逝。母亲的教诲如同融冰之水,平江路的老宅则不断唤起她对故土的深切眷恋。晚年的创作热情,往往源自对过往的追忆与想象。陈冲通过文字对抗生命虚无,抒发情感与哲思。与台湾演员林青霞在2014年60岁生日出版《云来云去》的经历相呼应,展现了银发族在艺术道路上的持续探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林青霞作为华语影坛最具影响力的文艺片代表人物之一崭露头角,与林凤娇、秦汉、秦祥林齐名的"二林二秦"组合,使其成为当时影坛公认的"玉女"掌门人。

林青霞凭借《笑傲江湖2》中兼具正邪魅力的东方不败、《白发魔女传》中敢爱敢恨的练霓裳等角色,奠定了其在华语影坛的经典地位。此外,她在《东邪西毒》中一人分饰两角的慕容嫣与慕容燕,更展现了极富层次的演技。然而,主演完该片后,林青霞于1994年选择与香港富豪邢李㷧结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十年后,2004年黄霑离世,这一契机促使她写下人生首篇文章《沧海一声笑》,正式开启写作生涯。

岁月流转间,林青霞始终保持着创作热情。从"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的诗意表达到"沧海桑田,岁月如歌"的深情咏叹,她在《云来云去》中以细腻笔触勾勒演艺生涯的起伏,从初入影圈的青涩岁月,到红极一时的风光时刻,再到中年时期的孤独与坚持,深情缅怀人生百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林青霞在2023年出版的第四本散文集《青霞小品》中,通过疫情期间的日常记录,展现了独特的生命观照。书中既有对母亲深切思念的动人篇章,也包含对友情冷暖的细腻体察,更在探讨生命价值的文章《感受…》中,以坦诚态度直面安乐死这一敏感议题,引发社会对生命尊严的深层思考。

在历史长河中,不乏女演员转型成为作家的案例。例如,李敖前妻胡因梦曾活跃于台湾影视圈,凭借电影《人在天涯》斩获第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在35岁后,她选择退出演艺道路,转而投身身心灵研究及翻译写作领域,积极倡导生态环保与新时代意识革新。1999年,46岁的胡因梦出版自传,书名为《死亡与童女之舞》并在台湾发行。同样,台湾女演员刘若英因主演爱情片《少女小渔》获得第40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其艺术生涯也展现了从荧幕到文字的多元可能。

刘若英先后转型为歌手与导演,其音乐代表作《后来》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而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则展现了她在影视领域的才华。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起,她便开始创作并出版随笔集《一个人的KTV》,持续分享个人感悟与创作心得。

随后,散文集《下楼谈恋爱》《我想跟你走》《我的不完美》《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等作品相继问世。英国女演员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初登银幕便出演了电影《欢乐满人间》,并斩获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桂冠奖及格莱美奖等多项荣誉;1965年,她凭借《音乐之声》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

凭借在好莱坞的出色表现,朱莉·安德鲁斯逐渐奠定了其演艺事业的基石。进入70年代后,她收养了两名越南孤儿,这一经历促使她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在女儿的协助下,她成功出版了27本童话作品,同时还将个人经历凝练成《Home: A Memoir of My Early Years》一书,并参与编写了《The Great American Mousical》等舞台剧相关著作。

可以说,无论中外,这些女演员在娱乐圈历经岁月沉浮,积淀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情感体验。这些经历化作她们内心独特的感悟,成为开启写作之路的契机。尤其在古稀之年,对爱情、友情与人生的理解更加深邃而立体,写作由此成为她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加之经历过演艺事业的巅峰时刻,她们的成就已如定格的影像般永恒,随之而来的闲暇时光也赋予了她们更充足的能量投身文学创作。这份从容与坚定,恰恰体现了她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知——不再执着于转瞬即逝的名利,而是追求跨越时光的精神传承。或许正因人生短暂,她们才更懂得既要追求高度,也要拓展宽度与厚度。从银幕上的传奇人物转型为文学领域的新生力量,她们在晚年以写作重塑人生轨迹,用全新的艺术形式挑战自我。这种勇气与坚持已令人肃然起敬,也向世人证明:女演员绝非仅凭外貌立足的花瓶,她们同样拥有深邃的思想与细腻的笔触,能够以文字传达女性独特的声音。这些沉淀于时光长河中的思考与感悟,必将通过文字与读者共鸣,传递出更多源自女性的真善美力量。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