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皮克斯原创大片,估计也凉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20更新:2025-09-03 16:11:02

今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全新打造的原创电影巨作正式登陆全球院线,为观众带来又一场视觉盛宴。

尽管该动画影片集结了经典的动画元素与备受认可的幕后制作团队,按理而言应成为暑期档备受期待的动画佳作。然而,当前的市场反馈却并不乐观,影片今日内地正式上映,但无论是排片量还是预售成绩均未达到理想水平。

截至今日,该片预售票房已突破100万元,预计全天票房将达到600万元,但排片量仅为8.9%,远低于同期上映的《名侦探柯南》和《F1》两部新片。作为一部由皮克斯特出品的高投入影片,其市场表现确实令人失望。有观点认为,当前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市场的吸引力整体下滑,这部影片的票房不佳也属正常现象。此前豆瓣评论区也出现相关讨论。

尽管我对民间无线电文化了解有限,但可以确认的是,该影片在北美及多国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影片于6月20日同步登陆北美与诸多海外市场,首周票房仅为2084万美元,位列当周票房第三,远低于已上映一周的《新·驯龙高手》及同期上映的恐怖片《惊变28年》。

该影片的票房表现被普遍视为低迷,打破了皮克斯30年来的最佳首周票房纪录,甚至不如2023年上映的《疯狂元素城》(北美首周末票房达2960万美元)。尽管部分媒体指出,影片或许能凭借口碑维持长期票房热度,如《疯狂元素城》最终实现全球数亿票房的走势。但这一成绩仍凸显出皮克斯在原创项目开发上的持续挑战,或将促使公司未来更侧重于续集作品(如《玩具总动员5》《超人总动员3》《寻梦环游记2》)的制作,而非全新创意的开发。这也意味着皮克斯曾经的市场号召力正在逐步减弱。

然而,将影片的票房失利简单归因于原创电影的失败,显然并不全面。尽管该片在北美地区的媒体评价总体尚可,烂番茄网站的媒体评分新鲜度也达到了83%,但整体观感依旧呈现出平平无奇的状态,缺乏鲜明的亮点。预计豆瓣开分后,影片评分将与此前7分出头的《疯狂元素城》相近。尽管有人质疑其是否为烂片,但皮克斯的出品仍具备一定的质量保障,因此不至于沦为失败之作。

若以皮克斯以往的经典作品为标杆审视这部新作,恐怕会感到些许落差。整体观感仍偏向儿童向定位,与影片PG评级相呼应。数据显示,该片在儿童群体中反响热烈,5至7岁年龄段的观众尤为喜爱。然而,对于年龄较长的观众而言,影片的内容可能显得过于稚嫩,导致观感欠佳,甚至产生乏味之感。这种定位也限制了影片的市场拓展空间,最终只能在小众范围内传播,吸引特定年龄层的观众,从而创下了皮克斯历史票房表现最差的开画纪录。

说到底,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过于保守,尽管作为一部原创作品,其在剧情设定上仍显得平庸且缺乏新意。情感层次与叙事结构的复杂性均未能企及皮克斯过往经典动画的高度。虽然影片探讨了孤独、自我认同与归属感等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但整体表达方式过于直白且充满预设,矛盾的化解也流于理想化。最终,它不过是一部温和的儿童向作品。

最初吸引我的是《地球特派员》的创作团队中出现阿德里安·莫利纳的名字,这位曾与《寻梦环游记》共同执导的艺术家。然而深入了解幕后历程后,才察觉影片的创作轨迹发生了重要转变。该片原本构思为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这一方向与2020年前后皮克斯的创作趋势相符,当时诸如《超人总动员2》等作品均展现出深刻个人叙事的特征。原定由莫利纳担任导演,其故事原型源自自身童年经历——在经历孤独感后,通过加州艺术学院的动画学习与社交实践逐渐走出阴影。这一主题在2023年6月曾以预告片形式呈现,但随后皮克斯首席创意官彼特·道格特调整公司战略,决定将创作重心从个人故事转向更具普适性的大众化叙事,以增强商业吸引力。因此,影片的核心情节与艺术风格经历了重大重构,彻底摒弃了原有的自传属性。同时,莫利纳也从导演岗位转为参与《寻梦环游记2》的联合创作,而《地球特派员》的导演工作则由《青春变形记》的导演石之予以及短片《洞穴》的导演玛德琳·沙拉菲安接棒。

我们无法预知最终版本与最初个人化创作之间的差异究竟有多大,但从目前这个版本来看,显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许正是出于对更广泛受众群体的考量以及商业价值的追求,导致该影片成为皮克斯历史上票房表现欠佳的作品。这也印证了一个颇为深刻的道理:当目标变得过于清晰时,反而可能偏离最初的方向。

尽管如此,影片仍可能吸引部分观众群体,评分或许不会太低。然而,相较于皮克斯一贯的高水准创作,本片显然缺乏令人深刻印象的亮点。在票房表现方面,预计也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对于拥有孩童的家庭而言,仍可将其作为亲子观影的选择。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