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最大的反派浮出水面,兰景茗才是保护伞!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20更新:2025-09-03 16:59:57

在法治剧作《以法之名》中,张文菁的当庭翻供成为案件的转折点。作为东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标志性案件,万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开庭审理当日,该团伙核心成员张文菁突然提出异议,坚称自己遭到了不实指控。

一连串风波接连发生。张文菁喊冤事件尚未尘埃落定,负责该案件的检察官乔振兴却突然被发现溺亡于冰瀑之中。恰在此时,省检察院检察长张放接获一封举报信,指控乔振兴死因存疑,同时指出万海案当事人并非黑社会,并明确将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的主谋指向了东平市代理检察长李人骏。为彻查真相,省检成立专项工作组,由郑雅萍与洪亮组成调查团队前往东平展开深入核查,逐步揭开事件背后的隐情。

在东平地区,确实存在一个盘踞本地、势力庞大的黑社会组织——然而,其核心人物并非万海或张文菁等人。作为商界人士,万海虽可能涉及经营中的违规行为,但并不构成黑恶势力的典型代表。结合案件线索,将万海牵连进恶性事件的幕后推手,更有可能指向万氏集团在商业竞争中的敌对势力。因此,真正的黑社会组织另有其人,而实际操控的保护伞则隐藏于权力体系深处。黑社会背后必然存在保护伞,而保护伞的背后,则隐藏着更为庞大的黑势力网络。能够策划万海案这般骇人听闻的事件、致使乔振兴这样的市检察院中层领导丧命,幕后操控者的势力可见一斑。从公安局长许言午到代理检察长李人骏,从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到省检察长张放,这些掌握关键权力的官员均可能涉案,个个都成为值得怀疑的对象。

李人骏与乔振兴曾是大学同窗,亦是上下级关系。乔振兴离世后,李人骏一度表现出异常举止,甚至因避嫌未亲自前往吊唁。但随着警方认定其为自杀事件,李人骏随即陷入深切的悲痛与自我谴责,坚称自己对乔振兴的死亡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尽管官场中常有擅长表演的老练人物,然而面对家人及妻子时,李人骏显然不具备任何伪装的动机。因此,其嫌疑可被合理排除。

与李人骏相似,张放对待万海案及乔振兴案始终展现出开放进取的立场。若其与黑恶势力存在利益关联,理应难以维持当前从容不迫的办案姿态。由此推断,涉嫌庇护的最终嫌疑人仅限于许言午和兰景茗。值得注意的是,许言午作为公安局核心负责人,既具备深厚的权谋手腕,又掌握关键决策权。结合案件侦办过程中仅存在人证而缺乏物证的实际情况,万海案的证据体系存在明显缺口。正因如此,乔振兴才会对案件存疑,坚持两次申请补充侦查。从案件调查流程到乔振兴的离世事件,公安机关与这两起案件均存在密切关联,使得许言午的嫌疑持续升级。

与许言午相比,兰景茗作为市政法委书记,表面上的清廉形象与实则暗藏玄机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在万海案与乔振兴案中,他始终展现出缜密的布局能力,然而乔振兴案发生后,平山分局副局长孙飞的异常表现却成为关键线索。当孙飞主动请缨侦办该案件时,许言午当即予以驳回,理由在于此案涉及检察官命案,属重大刑事案件,理应由刑侦支队负责。孙飞坚持要求介入,声称"给兄弟们一个立功的机会",许言午则明确指出平山分局早已立功——正是孙飞主导侦破的万海案。这一前后矛盾的行为模式,使得孙飞在乔振兴案中的主动姿态引发诸多质疑。

更令人费解的是,许言午始终拒绝开口,而兰景茗却主动拨通电话。她直接点名孙飞,坦言“他一直挺想进步的”。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却暗藏祁同伟式的官场气息。作为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亲自为孙飞争取机会,其背后意图耐人寻味。当事人张文菁的表态更具代表性。在郑雅萍与其接触后,她曾对郑检察官说出这样的话:“他们给我机会了吗?我根本没有发声的空间。我想陈述事实,但若不公开审理,我的声音将无人聆听。”

张文菁是一位备受认可的法律从业者,自被批准逮捕至公诉阶段,始终未能获得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最终只能通过当庭提出翻供的方式表达冤屈。在公安、检察院与法院三个系统中,能够同时掌握实权的唯有政法委书记兰景茗。相较于许言午,兰景茗职位更高、影响力更深远,因此成为权力庇护网络的核心人物。令人玩味的是,在她的委派下,孙飞负责审理乔振兴案件,而案件最终得出的结论恰好符合幕后操控者的预期。这不正是保护伞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兰景茗,你早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作为保护伞的真相不言而喻。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