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1更新:2025-09-01 23:20:30
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大量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集中于纪念日前后上映。由申奥执导的《南京照相馆》作为首批推出的抗战题材作品,率先引发观众关注。
影片自上映以来,口碑与票房双线飘红,豆瓣评分高达8.7分,累计票房突破26亿元大关。
随后,影片《东极岛》正式上映。该片基于里斯本丸号沉没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但因对人物形象的戏剧化加工,上映后引发了广泛争议。截至目前,影片累计票房已突破3.45亿。
由赵林山执导的战争题材电影《731》计划于9月正式公映。据猫眼平台数据显示,影片预约观影人数已突破417万大关,若影片质量保持稳定,有望再度引爆观影热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传颂至今的经典佳作。这些影片历经岁月洗礼,依旧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强烈共鸣。本期榜单将以豆瓣评分为核心参考,盘点十部最具代表性的抗战电影,探寻其中是否有一部曾深深震撼过你的心。第十名《八佰》(2020年)由管虎执导,该片以5.5亿的高成本制作,最终斩获31.11亿票房,收获87万观众打出的7.5分高分。影片改编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的真实历史事件,聚焦于国军第3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进行英勇抵抗的故事。
影片团队为忠实地再现历史场景,在宁波白沙选址一处拆迁区域作为主拍摄场地。通过重建包含68座建筑的200亩实景基地,并人工开凿200米长的苏州河,打造出高度还原的影视场景。该项目共调集400余名演员,历经230天的高强度拍摄工作,最终完成影片的实景制作。
同为以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八佰》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镜头调整,部分场景被删减,最终于2020年8月21日正式上映,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功。第九名:《东极岛》(2025年) 票房3.5亿 《东极岛》无疑是今年夏季最具话题性的影片。去年推出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聚焦于舟山渔民在东极岛海域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历史事件,曾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尽管票房收入仅为4745万元,影片《东极岛》却在豆瓣平台收获9.2分的优异口碑。该片以真实历史为蓝本,构建了"海盗兄弟"营救战俘的叙事框架,并融入女性觉醒的深刻主题,使故事层次更加丰富。然而,由于剧情元素堆砌过多,引发部分观众争议,导致票房增长未达预期。
该电影总投资高达5.7亿元人民币(约合8000美元),由管虎与费振翔师徒档倾力打造,其中海上救援与对抗日军的史诗级场面制作水准精湛,整体完成度达到较高水准。
从影片质感来看,《东极岛》无疑是一部诚意之作,无论是特效呈现还是大场面调度,均达到了媲美好莱坞大片的水准。第8名:《南京!南京!》2009年丨豆瓣7.6分。陆川导演去年执导的科幻作品《749局》曾引发广泛关注,尽管影片存在一定的质量争议,仍收获了3.75亿票房,却因口碑问题导致最终豆瓣评分仅3.2分。
2009年,陆川导演执导了一部引发广泛争议的抗战题材影片《南京!南京!》。相较之下,《南京照相馆》的镜头语言更为克制,而《南京!南京!》则通过近乎纪录片的写实手法,对日军的暴行进行了直面呈现。
遗憾的是,尽管影片已上映十六载,其引发的争议依旧未减。导演陆川为突破传统叙事框架,选择以一名日军士兵的视角切入,借此重新审视战争的残酷本质,并引导观众进行深度反思。
以侵略者的视角重构被侵略者的故事,这种颠覆性叙事手法在当代仍具争议性。然而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尽管网络舆论场充满分歧,该作品仍凭借其叙事张力获得主流观众认可,并最终实现1.68亿的票房成绩。
《铁血昆仑关》是1994年上映的历史战争题材影片,凭借7.7分的豆瓣评分位列榜单第七。该片改编自同名小说《魂归昆仑关》,作为《血战台儿庄》的姊妹作品延续抗战叙事传统,由著名导演杨光远执导,全片投入巨资制作,制作成本达到3000万元。
影片背景设定在1939年秋季,抗日战争已转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12月4日日军第五师团攻占昆仑关,桂南会战随之爆发,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军事冲突。
国军第五军作为一支机械化部队,在战役中动员了约15.5万兵力,与日军第五师团约4.5万部队展开激烈对峙,持续交战达18天之久。最终以超过14000人的伤亡代价,给日军第五师团造成重大打击,基本摧毁了其下属第二十一旅团,并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
该影片以高度还原的细节真实再现了战役的惨烈程度,其中日军军官在城楼切腹的镜头引发广泛争议与讨论。由于90年代两岸关系紧张,影片曾被封禁长达15年,直至2005年在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纯束的推动下方解禁。
《小兵张嘎》于1963年上映,获得豆瓣7.9分的高评价。作为上世纪60年代的战争题材影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难以呈现现代战争片所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和科技感。然而,创作者以满腔热情为驱动,通过深入挖掘剧本内涵,依然成功打造了一部具有时代印记的战争经典。
1963年由崔嵬与欧阳红樱联合执导的电影《小兵张嘎》,巧妙融合了抗日主题与儿童题材。影片通过轻松幽默的叙事方式和富有童趣的情节设计,既展现了青少年对抗战历史的浪漫想象,又以生动形象塑造了革命小英雄的鲜明角色。即便在当代依旧,这部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持续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展现出跨越时代的文化价值。
该影片改编自徐光耀的同名文学作品,以抗战时期河北白洋淀地区涌现出的少年英雄为故事原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八路军小战士张嘎子的成长历程。这个角色完美融合了孩童的天真烂漫与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展现出既调皮捣蛋又嫉恶如仇的鲜明个性,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朴素的正义感。
此外,《小兵张嘎》对抗日战争的细致呈现也体现了该时期电影创作的学术态度。作为六十年代抗日题材的典范之作,该片不仅成为不朽的经典,更以深刻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持续激励着不同世代的观众。
位列第五的《大捷》于1995年问世,荣获豆瓣8.5分高评。该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著名导演吴天戈执导,改编自周梅森的历史小说同名作品。影片聚焦抗战时期江苏卸甲甸小城,以农民组建的非正规军为叙事主线,描绘其在马鞍山防线下岗子村前沿阵地,与两万日军精锐展开激烈战斗的史诗故事。
该影片最显著的特色在于细致呈现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标准战术流程。其作战模式通常为:先由步兵分队执行近战突击,查明敌方位置后转为炮兵火力覆盖。通过反复多次的步兵冲锋与炮火轰炸交替进行,最终实现阵地突破。
美国导演拍摄的战争片《血战钢锯岭》真实还原了二战期间美军在冲绳岛战役中采用的战术模式。这种以密集火力压制结合精准步兵突破的作战方式,虽然导致巨大的人力物力损耗,但能够有效达成战术目标。相较于日军,当时的国军在战略规划、武器装备、士兵素质及后勤保障等关键领域,整体实力仍存在显著差距。
《大捷》通过细致还原抗战历史,展现了14年抗战征程中的艰难困苦。相较于当下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手撕鬼子”等夸张表现,这部以真实史料为基底的抗战影片更具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第4名:《三毛从军记》1992年丨豆瓣8.6分 该片改编自漫画家张乐平1946年在《申报》连载的同名长篇连环画,由导演张建亚将这一经典IP首次搬上大银幕。作为继1949年《三毛流浪记》后的首部彩色“三毛”题材电影,其艺术成就与历史意义引发广泛关注。
影片汇聚魏宗万、贾林、孙飞虎等实力派演员,聚焦抗战时期的三毛。为报家国之仇,他毅然改名为“丘武穆”,投身军旅,随部队奔赴抗战前线,谱写了一段英勇抗争的热血篇章。
该影片以1937年的淞沪战役为历史背景,通过黑白纪录片与动画场景交织的叙事手法,将抗战时期的宏大历史事件与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巧妙结合。这种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又以轻松的方式展现战争中的荒诞瞬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
《三毛从军记》于1992年10月上映,在内地电影行业经历低迷期的背景下,仍获得观众广泛关注与认可,豆瓣评分稳定在8.6分。随着时代发展和观众审美素养的提升,当下重新审视这部影片时,已不再将其单纯归类为儿童题材作品,而是更关注其历史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影片以戏谑方式呈现的创新叙事手法,搭配叙事尺度大胆突破、台词设计精巧以及多层次细节隐喻,构成了令观众叹为观止的艺术表达。
位列第三的是《南京照相馆》(2025年),该片由80后导演申奥执导。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申奥两年前的《孤注一掷》曾斩获38.49亿票房。而《南京照相馆》在上映初期并未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却因口碑持续发酵引发观影热潮,媒体预测其票房有望突破30亿大关。
本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展示了日军遗留的真实历史影像证据。
在1937年冬日的南京城,坐落于中华路的老字号吉祥照相馆成了见证腥风血雨的特殊场所。馆主张庆元暗中将拍摄的屠杀现场照片藏入夹层暗柜,却在某日被日本宪兵盯上。为保护这些铁证,他与妻子李素芬设计了"照相馆是日货仓库"的谎言,用暗号与日军周旋。当宪兵搜查时,他们故意让日方看到伪造的账本,却在深夜将胶卷浸入米汤后藏入墙缝。然而,随着日军的暴行升级,照相馆的二楼仓库成为屠杀遇难者的临时掩体。张庆元为掩护躲在暗室的幸存者,引开日军搜查时被刺刀挑穿胸膛。李素芬抱起襁褓中的婴儿从后窗跃下,最终在紫金山麓的乱坟岗被发现时,手中仍紧紧攥着半卷未曝光的胶片。这些浸透鲜血的照片,后来成为国际审判中最重要的物证之一。
电影通过展现战争对普通民众的深刻影响,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的摧残与人性的考验。片中大量还原历史场景的镜头,均能与现存的历史影像资料相互印证,这种真实感使影片在上映后引发内地观众的强烈共鸣。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节点,该片成为颇具教育意义的爱国题材作品。
作为新中国首部以国民党军队抗战为题材的影片,该片在中国电影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杨光远与翟俊杰联合执导,改编自著名将领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真实历史,影片于1986年公映,其豆瓣评分高达8.8分,展现了战争年代的英勇与牺牲。
徐州会战中,国军共投入约29万兵力,日军则动员了约5万部队。尽管付出了超过五万的伤亡代价,国军仍成功歼灭日军两万余人,实现了战役胜利,彻底挫败了日军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干线的战略计划。
该影片制作投入庞大,力求真实还原台儿庄战役的历史细节,作为首部由大陆电影制作团队主导拍摄的抗战题材作品,其正面刻画国军形象的独特视角,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互信方面具有深远价值。
此后,《血战台儿庄》通过台湾某机构驻港负责人谢忠侯之手引入台湾,宋美龄、蒋经国等国民党高层均得以观看该片。蒋经国因影片所传递的立场,意识到大陆对国民党政权的态度已出现转变,进而决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随后,台湾当局同意恢复与大陆的交通往来,使得在内战期间迁往 Taiwan 的国民党军队老兵能够返回大陆探亲。这一举措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开始逐步解冻,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篇章。
《赛德克·巴莱》作为2012年上映的抗战题材电影,凭借豆瓣8.8分的高口碑印证了电影创作中“低成本也能打造高价值”的可能性。该片由台湾60后导演魏德圣执导,总投资7亿新台币(约2300万美元),虽在当时被视为大制作,却与耗资8000万美元的《东极岛》相比,显现出明显的成本差异。
魏德圣为了将台湾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雾社事件”搬上银幕,曾历经长时间筹措,甚至动用了全部积蓄。尽管仅筹得7亿新台币,但拍摄期间仍一度遭遇资金紧张的困境,幸得周杰伦鼎力支持,借出4000万台币助其渡过难关。
1930年,台湾日月潭地区的赛德克族人因长期积聚的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仇恨,最终爆发了反抗行动,即著名的“雾社事件”,导致与日本当局的武装冲突。为忠实还原这段展现台湾原住民英勇抗争的历史,导演魏德圣将作品分为《太阳旗》与《彩虹桥》两部曲,总片长达到276分钟。
相较于传统二战题材影片多以战胜国视角呈现战争史观,《赛德克·巴莱》以更为中立的视角重新诠释这段历史。作品不仅展现了赛德克族的原始文化与传统习俗,更深入探讨了野蛮文明对立的深层矛盾,并借此对台湾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日据时期情结进行反思。
《赛德克·巴莱》作为一部由台湾导演创作的抗战题材影片,凭借其高度的创作自由度得以深入探讨反战主题,展现了卓越的影像质感。该片在豆瓣平台获得8.8分的高分评价,正因如此皮哥将其列为抗日影片10佳之首。这种以台湾视角呈现的抗战叙事,在历史题材创作中尤为珍贵。
以下便是皮哥心目中的十佳抗战题材影片,为贴近年轻观众的观影偏好,所选作品多为近年来制作的影片。值得一提的是,《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经典作品,以及富大龙主演的《紫日》,虽未列入榜单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曾激励了无数观众。
对于此前列出的内容,这些作品是否受到网友们的喜爱?同时,哪些抗战题材的作品更受网友青睐?诚邀各位网友踊跃发表意见,分享您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抗战佳作!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