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开分5.9,堆砌明星救不了中国电影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1更新:2025-09-03 20:33:36

上映仅三天的《酱园弄·悬案》在豆瓣获得5.9分的初评,创下导演陈可辛职业生涯至今的最低纪录。有影评人以“耗费九十九道工序精心打造的‘凉拌黄瓜’”形容该片,虽言辞犀利却暗含真相。影片集结了业内顶尖的摄影、剪辑与美术团队,使得视听呈现极具精致感。首版预告片中,人物登场与复杂关系网曾引发广泛讨论,悬念铺陈获得专业领域认可。然而在这些艺术手法之下,叙事逻辑的薄弱成为明显短板。导演试图用充满仪式感的影像语言诠释"民国四大奇案"之一的"酱园弄杀夫案",却未能构建出扣人心弦的故事主线。若观众期待通过该片感受悬案侦破的张力,恐怕会面临落差——案件本身悬念不足,影片更侧重于营造视觉冲击。陈可辛大量运用表现主义光影技法,刻意营造压抑氛围,尤其是詹周氏(章子怡饰)在杀人后的特写镜头:被手电筒光束聚焦的脸庞呈现出吸血鬼般的恐怖形象,苍白肤质、充血双眼与显著胎记构成强烈视觉符号。

《酱园弄·悬案》的剧照中,詹周氏(章子怡饰)与薛至武(雷佳音饰)之间的暴力冲突引发了不少观众的不适反应。这段被诟病为“生理不适”的戏份,或许也是以克制风格著称的陈可辛执导生涯中特写镜头运用最为密集的作品。警方审讯场景中,导演通过正反打镜头交替呈现薛至武与詹周氏的面部特写,尤其是当薛至武布满沟壑的面容占据银幕时,权力与暴力的具象化表达尤为强烈。随后詹周氏被泼猪血并与黑猪搏斗的血腥场面,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视觉冲击。

影片中大量采用的闪回叙事虽为暴力场景增添了层次感,却未能深入挖掘背后的叙事张力,令人遗憾。作为“北上”导演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结合最成功的代表,陈可辛的《如果·爱》《投名状》《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作品均印证了这一地位。但《酱园弄·悬案》同样展现了其创作特点——在法庭戏中,曾为詹周氏撰写《为杀夫女辩》的女作家西林(赵丽颖饰)直接喊出“女性觉醒”的口号,而詹周氏与西林、王许梅(杨幂饰)在二次庭审时的三重声呐喊,更显说教意味之重。

陈可辛惯用大牌明星作为叙事支点,尤其在故事题材相对冷僻时更依赖明星效应。从《投名状》中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的加盟,到《中国合伙人》的黄晓明、邓超、佟大为,这种策略在《酱园弄·悬案》延续为26位演员的全明星阵容。网友调侃这如同一场“建园大弄”的演员集结。尽管明星是陈可辛吸引观众的重要工具,但这也成为双刃剑——既为影片带来话题度,也可能限制创作的深度。

《酱园弄·悬案》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但这种"明星堆砌"的策略却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当过多的明星光环掩盖了角色本身的深度时,观众很容易陷入出戏的困境。影片中26位演员的轮番登场,使得每个角色的戏份被显著压缩:在90分钟的有限时长内,角色的背景故事与人物关系难以完整呈现,表演空间也受到限制,导致多数角色形象趋于扁平化,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这种现象对电影创作而言实属不利,毕竟过多的明星参与反而可能削弱作品的整体质量。

从制作层面看,豪华阵容带来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不仅片酬大幅上涨,制作预算也因此被压缩,直接影响成片的视听效果。此外,全明星阵容还可能引发拍摄与制作上的额外挑战,如档期协调困难、角色戏份分配失衡等问题。正如陈可辛在戛纳电影节期间透露的,为了兼顾26位演员的档期,剧组面临"定妆最难"的困境——原本只需协调三五位明星,如今却要确保26人都满意。

这种现象也带来了潜在的舆论风险。部分明星的戏份过重会引发粉丝间的过度比较,甚至为饭圈文化提供攻击的依据。事实上,业内早有先例证明"堆砌明星不等于好电影"的真理。以2007年吴宇森执导的《太平轮》为例,该片同样聚集了章子怡、梁朝伟等巨星,并分为上下两部上映,但最终仅获得约2.5亿元票房,口碑也遭到广泛批评。其他如《封神传奇》《爵迹》《图兰朵:魔咒缘起》《长城》等影片,同样因过度依赖明星阵容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档的动画电影《哪吒2》提供了积极的对比样本。该片主创团队将重点放在故事创作上,所有视效元素均服务于叙事,虽无大咖配音阵容,却凭借扎实的剧本获得了市场认可。反观其他部分动画作品,若仅依赖星势力进行宣传却缺乏优质内容,显然无法达到类似效果。这种现象也印证了电影行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当资本过度追求明星流量与营销话题,而忽视剧本打磨与导演掌控力时,再耀眼的星光也难以掩盖创作的苍白。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