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暑期档,B站也想上桌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更新:2025-09-01 23:59:15

2025年暑期档剧集竞争已全面开启,头部平台爱优腾芒纷纷亮出重磅作品,S 级别剧集的激烈碰撞正在酝酿。值得注意的是,除传统四大平台外,今年B站作为新兴势力正式加入战局。尽管该平台长期面临自制剧难以突破的"出站魔咒",仅《古相思曲》等少数作品获得市场认可,但B站今年选择聚焦女性古装题材,通过中等投资、精耕细作的剧集制作策略寻求突破。此次暑期档期间,B站一口气推出四部古装剧集,能否凭借差异化定位在激烈竞争中突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暑期档的到来,四部古装剧陆续上线。B站"观星剧场"首部剧集《青川入梦》在悄然推出后迎来超点完结,作为平台首个启用超点服务的自制古装剧,其收视预期备受关注。然而与两年前爆款《古相思曲》相比,该剧自6月16日开播以来仅取得1800万总播放量的成绩,远低于爱优腾平台同期古偶剧的单集数据表现。在云合、灯塔等第三方平台监测数据显示,该剧存在传播缺失现象。尽管B站推出了"青川入梦二创大赛",但站内互动数据未达预期,相关二创内容在弹幕和评论区反响平淡,更未实现跨平台传播效果。

尽管《青川入梦》在B站的自制剧暑期档中遭遇首播不佳的困境,但平台对古装剧领域的布局仍充满信心。目前"观星剧场"旗下还有三部古装剧集已完成拍摄,涵盖权谋、悬疑与玄幻等多元题材,为暑期档储备了充足的试水内容。即便首部作品的低迷表现尚未构成致命打击,B站依然保持着将古装剧板块推向市场的重要战略。据2月份曝光的《哔哩哔哩<古相剧场>招商方案》显示,该平台计划于2025年正式推出首个专注于女性观众的古装剧场厂牌,其中《青川入梦》《满庭芳》《半醒浮生》《照镜辞》等四部作品均将作为暑期档重点项目陆续上线。

B站选择深耕女性古装题材,既源于《古相思曲》取得的成功赋予了信心,也基于对古装剧市场现状的精准洞察——“近两年古装剧市场陷入低谷,优质作品稀缺,观众存在明显的内容需求缺口。”针对当前古偶类型存在的流量过度依赖、剧情缺乏新意、内容冗余等问题,B站采取了针对性策略:通过选择兼具演技与影响力的实力派女演员作为女主;邀请头部导演参与制作,如《青川入梦》便由曾打造爆款短剧《执笔》的导演张之微执导;将单集时长控制在25分钟左右,既保留长剧的叙事层次,又具备短剧的节奏优势。可以看出,B站并未意图在长剧领域与爱优腾等平台直接竞争,而是借助短剧的创新活力,在中剧细分市场开辟独特路径。事实上,早在两年前,B站便以《古相思曲》这部低成本精品古装剧,在爱优腾频推S 级别大制作的暑期档中成功树立了自身品牌印记。

2023年6月初,“古相剧场”正式更名为“观星剧场”,并推出了一组整合式预告片。评论区热议不断,不少观众疑惑B站是否开始转向电视剧领域。这种疑问源于自2021年起,B站的自制剧作品长期处于“放养”状态,尽管已持续六年,但仍有许多用户对此并不了解,每次发现B站播放电视剧时仍如同找到新大陆般惊喜。随着暑期档四部剧集接连上线,B站似乎已下定决心加大对自制剧的投入力度。

B站近期在自制剧领域的战略布局引发行业关注。据影视行业观察者小弦向文娱价值官透露,该平台前几年的剧集制作策略存在一定争议。即便像《古相思曲》这样曾引发一定热度的作品,在市场层面产生的反响仍相对有限。对于长剧市场而言,此类尝试似乎难以精准触达用户需求,既未能有效培育稳定的观剧群体,也在内容生态构建中未能实现预期的市场分层效果。

据文娱价值官观察,B站电视剧频道“B站出品”栏目中,2019年至2023年间仅推出27部自制剧,平均每年不足4部。除《古相思曲》《三悦有了新工作》《风犬少年的天空》等少数作品外,其余自制剧普遍带有浓厚的中二色彩,被戏称为“B站专供”,与传统剧集市场存在明显脱节。即便这几部相对贴近大众审美的作品,也难以有效塑造观众在B站追剧的稳定习惯。2023年《古相思曲》凭借“以小搏大”的策略斩获超过20万豆瓣用户打出的8.6分高分,“小成本精品”“穷 but 精致”等评价席卷网络。然而B站未能趁势在古装赛道持续突破,直至今年才正式宣布将聚焦女性古装剧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过去B站对自制剧投入不足,这一现象源于UGC、PUGC的社区生态、收入模式及用户行为习惯的综合作用。作为对标YouTube的视频社区,B站用户长期习惯于消费UP主自制内容,因此无需像爱优腾那样大规模投入平台自制剧。然而,随着拉新需求的提升与短剧带来的低成本破局机会,B站开始重新评估自制内容的战略价值。在Q1财报电话会上,CEO陈睿明确表示:“我们始终贯彻优质内容战略,这一原则对现在和未来而言更为关键,因此今年将加强相关投入。”尽管一季度游戏收入同比增长76%,但仅靠《三国:谋定天下》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增值服务、广告等收入的增长,均离不开优质内容作为基础支撑,这既涵盖UP主创作的内容,也包含平台持续的自制剧布局。数据显示,6月19日公布的动画短剧一季度流水达2500万,单月流水已突破千万。在快速扩张的短剧市场中,B站精准定位核心用户画像,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观星剧场"的推出不仅着眼于提升收入,更包含吸引付费用户的新目标——将更多古装长、短剧观众引入平台。过去两个季度,B站付费会员增速稳定在3%左右,用户增长已接近瓶颈。若能将长视频核心用户群体中转化部分用户,将释放巨大增长潜力,而成本较低的古装短剧可能成为撬动市场的关键支点。但核心问题依然存在:《古相思曲》的爆款效应能否持续?B站用户是否能培养站内追剧的消费习惯?

B站正在探索多元化的剧集内容策略,以重塑用户的观看习惯。尽管《青川入梦》尚未突破平台边界,但其成功跻身电视剧热播榜已撼动传统经典作品的统治地位,使榜单呈现新鲜活力。值得关注的是,《影后》凭借口碑跻身前三,显示出B站对台剧、港剧市场的深度耕耘;而《姜颂》的亮眼表现,则揭示了平台与芒果TV在短剧领域的战略合作成果,共同拓展内容生态。

从自制剧的悄然崛起,到热门台港剧的快速引进,以及芒果TV短剧的同步上线,B站在剧集内容领域的布局愈发全面。这种布局是否能有效培养用户的追剧习惯?事实上,B站用户并非排斥影视剧,而是更倾向于对经典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与消费。以2020年6月重新上线四大名著为例,其总播放量已突破15亿次,用户通过弹幕、评论区及衍生内容创作形成集体互动,助力B站突破二次元圈层,拓展至更广泛的年轻受众群体。若说B站是经典剧集的‘文化殿堂’,那么它更是热播剧的‘舆论熔炉’。影视区的UP主们多以解构热门剧集与流量明星为起点,成为对国产剧集(特别是古装偶像剧)乱象的‘发声代表’。每当新剧上线,‘吐槽UP’群体便会发起一轮酣畅淋漓的集体批判,最终演变为流量粉丝群体的反击浪潮。

流量粉丝与吐槽UP主之间的矛盾在3月以"冲商单"形式全面升级。粉丝群体通过向品牌方施压,迫使品牌与UP主进行沟通、删除争议视频,或要求品牌承诺减少与该类创作者的合作。这种现象实质上构成了对吐槽UP主的"釜底抽薪",也暴露出流量粉丝群体中积压的不满情绪。"B站天天吐槽各种热播剧和流量明星,古偶剧的受众都被赶跑了。以前我最常刷的平台就是B站,后面吐槽成风我就走了。"小弦的这段话,折射出古偶剧观众对平台生态的复杂心态。

平台若执意介入"控评",无异于对其赖以生存的用户自主创作内容生态造成侵蚀。如何在自制剧与吐槽"二创"之间建立平衡,将成为决定B站能否守住古装剧市场的重要命题。值得关注的是,《青川入梦》之后"观星剧场"第二部《照镜辞》即将开播,文娱价值官将持续追踪B站古装剧系列的市场表现。

在剧集市场格局已定的当下,B站尝试杀入暑期档的举动或许能为行业带来新气象。通过推出差异化题材内容,平台有望在古装剧领域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为影视创作注入更多活力。这种突破性的尝试,既需要平台自身的战略调整,也需要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更理性的互动机制。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