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2更新:2025-09-04 04:14:14
剧集《无声蛙鸣》中出现的"箩底橙"一词,在粤语语境下看似描述篮底的水果,实则暗指被刻意挑选遗弃的女性。当这种带有贬义的言语出自与你血缘最近的男性——父亲之口时,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在宥予的小说《塞里史龙洞》中,女儿常青面对父亲常川的辱骂,竟以狂笑回应。她心中默念:"这老家伙肯定被气糊涂了,才会说这种逆言。"此时的常青刚满二十岁,带着一个不可靠的伴侣回家,欺骗父亲说两人已领证。这成为了她对父亲的无声反抗。常青似乎有无数理由与父亲对抗:父亲曾背叛婚姻,母亲最终选择结束生命……本文节选自单读新书056《证明》收录的中篇小说《塞里史龙洞》。在文学探讨中,我们常聚焦父子关系的沉重与母女关系的尖锐,而现实生活中,对父亲的不满往往更难以启齿。这种不满背后,是性别差异导致的表达困境与代际冲突交织的复杂性。宥予笔下的父女关系始终未流于煽情,而是在对过往记忆的反复触碰与抽离中,逐渐显露出情感的分量。女儿对父亲的怨怼是否能找到出口?父亲的言语"箩底橙"究竟是荒谬的指责,还是命中注定的预言?
塞里史龙洞(节选)撰文:宥予 若要回忆他,最先浮现的画面仍停留在大二时期。刚度过二十岁生日,常青突然带他回家,当着常川的面宣布"我跟他领证了"。常川睁大双眼,右手正握着一块蓝色抹布,水珠一滴滴坠落,持续了半分钟,最终"啪嗒啪嗒"地落在蓝色塑料拖鞋上,渗入脚趾缝隙。随后他突然挥舞抹布,怒吼着让"滚出去",两个流氓顿时仓皇逃窜。门"砰"地一声关上后,传来一句"箩底橙"(注:在广州话中指代大龄未婚女性。通常卖水果时,将卖相最好的放在上方,被挑剩下的则置于"箩底"。箩底橙与卖剩蕉均为借喻,指被遗弃的女性)。那当然只是玩笑,她站在门外放声大笑,心想这老东西定是被气糊涂了,才会说出这样令人啼笑的反话。数月间,她多次向朋友演示常川那副窘态——穿着织线稀疏的白短袖、灰短裤与蓝拖鞋,边做夸张动作边描述:"请注意,右手里是蓝抹布,抹布在滴水哦,真能听见水声哦"。她特意提醒观众注意右嘴角的绿豆大小痦子,以及中间一根微微抖动的汗毛。"扯!扯!都同我死开!"(注:即"滚!滚!都给我滚出去!")她说完,用力挥舞双手,与朋友们笑作一团。待这种乐趣消散后,那颗痦子中间的汗毛却日渐挺直,年复一年地穿透她的心防。某天她终于领悟,折磨式的报复终将带来空虚,她所需要的,不是自我欺骗式的冷漠,而是彻底的疏离——既不给予恨意,也不流露爱意。十余年间,她自认为始终践行着这一点。当然,生活仍有往来,只是她始终维持着一颗陌生的心。女儿离世第二年,她似乎重获新生,几乎是将房子如蟑螂般甩开,购置了尚未完工的新居。当常川突然来访,提出"新屋落成前可以搬回去住"时,她反复思忖了数日,最终答应了。那间老房子承载的记忆,已让她难以承受。她深知有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会执着于某件遗物,如小熊或照片,日日摩挲,或养成类似雷达的感知能力,从万物中捕捉相似性,与逝去的人产生关联。她最终选择了逃离,远离那些触碰即痛的回忆。母亲离世后,她亦是如此行事。她质疑自己是否过于冷漠与无情,小心翼翼地避免释放任何情绪,因为它们终将填满余生。逃离确实带来短暂的解脱,她努力不去回想女儿,却仍会偶尔入梦。最令她恐惧的两个梦境,皆发生在同一间房间。
电影《晒后假日》中,沙发上的牛仔小熊、地毯上的布娃娃、椅背上随意垂落的衣物,静默地守望着时光的缝隙。它们保持着凝固的姿态,仿佛某种永恒的等待凝滞了逝者的脚步。每当女儿匆匆跑出房门,重新拾起这些物件时,她总能听见一声微弱的呼唤——那声“妈妈”,唯有唯一的人能从喉间挤出,带着稚嫩的颤音。梦境之后,或是之前,抑或另一个时空,她曾梦见无数物件被囚禁在铁盒中,堆满地下室的货车,房间只剩空荡荡的灯座悬垂如柱。构成居所的,不过是一缕缕蛛丝般的碎片,任凭风起便消散无踪。她在空屋中徘徊,世界褪去具体形态,化作流动的意象,忽近忽远。空房间深处孕育着时间的密林,亡者于此不再是实体,而是一串串虚幻的投影。或许活着时的躯体才承载意义,死亡后依附于空间、记忆、表情和影像。从梦中醒来的刹那,悲伤如雾霭般笼罩身心,那种空虚感持续蔓延,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虚无之上。偶尔在心跳趋于平复的瞬间,她会猛然想起母亲,带着几分怨恨,想要让对方尝尽这份苦楚。母亲显然也经历过无数苦涩,那些苦难并无特殊之处,只是随着时间累积,染上蓝色、红色、紫色、粉色、绿色乃至莫兰迪灰的调子,夹杂着甜酸咸辣与荔枝的风味。但这些痛苦并未拉近母女间的距离,反而让她从母亲的肌肤上剥离出自己,置于臂长之外的距离。这样她才能窥见更为完整的母亲身影,却始终无法触碰到清晰的轮廓,仿佛隔着一层镜面。她早已不再为对母亲的背叛感到愧疚,而是在青春与成年之间曾一度陷入自责。那时她未曾意识到,母亲曾因丈夫的背叛选择终结生命。童年时大人严令禁止她提及这个禁忌,仿佛言语会如病毒般蔓延,污染她的纯真。其实大人们无需这般紧张,她本就会主动避开这些话题,逃离这份沉重。母亲离世数月后,她仍记得那个友善的邻巷女人,当时正哼着歌步出家门,却在远处看到女人伫立门前的剪影,便骤然噤声。可当她经过时,仍被女人拦住。女人清澈而哀伤的眼神抚过她的发丝,怜悯地询问她是否想念母亲。她其实早已忘记,却仍点头回应。这份对母亲的疏离,她将延续至多年后。当记忆逐渐沉淀,母亲的离世不再被遗忘,也无需再被提及,她才真正开始直面那段冰冷的现实。她终于可以与相恋的男子谈及母亲,却始终无法得出结论。偶尔听他提及“脆弱”“想不开”之类的词,他笑着调侃:“我看你也挺危险的,每天浸染在书卷中的思绪,吐露的言语总带着无尽悲观。”这些话语本是玩笑,却透着善意的劝慰。后来她再也不愿寻找倾诉的对象,那些年里,她将责怪化作对父亲的怨怼,却始终明白,这些归咎终究不够。生活的谜题日复一日地叩击着心门,未曾停歇。
电影《托尼·厄德曼》中,她曾试图寻找蛛丝马迹,却发现家暴的证据若隐若现,其他记忆则如同迷雾般混沌不清,既没有明确的轮廓,也缺乏具体的形状。在客厅此起彼伏的笑声与争吵声中,她与那些早已模糊面孔的陌生人相伴,感受着一种莫名的压抑。某次最为清醒的时刻,一个念头悄然浮现——或许自己正是罪魁祸首之一?如同诸多难以言说的事物,这份疑虑日复一日地侵蚀着那个女人的心。如今她猜测母亲的离开或许源于厌倦,厌倦了丈夫、女儿、家庭,厌倦了尘世中这份看似安稳的幸福。这种厌倦,比痛苦更令人窒息,她已然品尝到了其中的滋味。母亲曾在那座房子里居住数年,是在常川卖掉房产还债之后。此后三十多年,常青搬入此地,始终带着逃离的心绪,视其为中途的补给站,却遭遇了新房子烂尾与疫情暴发的双重打击。在疫情出现之前,她已主动辞去工作,意识到所学知识与职业经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对具体的生活毫无助益。幸而新冠病毒为她提供了暂时无需谋生的借口。有一日,临时管控的区域不断扩大,“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指令铺天盖地,地图上红黄预警逐渐包围此处。她透过二楼卧室的小窗,凝视对面改造过的白墙,墙沿顶端生长着毛蕨与酢浆草,还有几株辨识不清的幼树。她突然领悟到,日复一日积累的岁月在此处沉淀出一层河床般的纹理,必须认真面对。她特意提起几分兴趣,打算为此做些改变,连续多日搜索楼梯的款式与材料。那些几十年前的老木梯,不堪重负地发出吱呀声,仿佛连鬼魂的重量也无法承受。她时常听见楼梯的动静,专注倾听却只听见空荡回响,无人登临。常川在反对更换楼梯的言论刚出口一半时便突然噤声,转而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这并未出乎她的预料,她反而生气他为何不再坚持反对。材质的选择如此繁多——铝合金、木头、铁、玻璃钢,甚至亚克力,却令她难以满意。念头持续数日,直到某次踩上台阶,声响从足底蔓延至颅顶,那些老木头承载过阿嫲的足迹,也印刻着母亲的过往,仿佛某种内在的器官正被悄然掏空。而铝合金、玻璃钢、亚克力等现代材质,终究无法捕捉到那若有若无的鬼影。从此念头熄灭,常川不明就里地催促她,她斩钉截铁地表示不换了。说好好的,怎么说不换就不换了?(注:说得好好的,怎么说不换就不换了?)常川始终未能理解。偶尔楼梯的低语仍会勾起他对这件事的回忆,念叨几句,声音轻得连一根发丝都无法掀起,全然不复当年呐喊箩底橙时的气势。提及那句“箩底橙”,常青不禁佩服常川当年的先见之明。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