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由“志愿军”说开去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66更新:2025-09-06 00:36:35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志愿军"三部曲电影,由中宣部主导策划并全程指导,中国电影集团担任主要投资方。该系列前两部作品分别于2023年及2024年上映,作为最终章的第三部影片计划于2025年择期与观众见面。

衷心感谢部、局领导及中影集团领导对《志愿军》项目给予的鼎力支持,正是这份关怀助我们完成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创作历程。期望这部作品能够实现我们的心愿——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那些年轻战士的生命光辉永不被历史尘埃遮蔽,"志愿军"三个字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荣耀。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影片为后世留存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国的电影艺术增添一笔不可替代的瑰宝。

《志愿军》三部曲历时五年精心打磨,以史诗尺度呈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面对如此庞大的叙事体量,即便是三部曲的架构也需经历精密的结构设计与取舍抉择。剧本创作始于2020年7月,历时近两年时间,通过109次论证会议、740小时的深度研讨,才最终确立三部曲的核心框架。在拍摄筹备阶段,剧组更是召开93次制作会议,耗时720小时进行方案推敲,各部门累计绘制设计草图1万张,搭建实景场地200处,包括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菊香书屋等重要场景,以及美国纽约成功湖畔联合国内部会议厅、莫斯科姊妹河别墅、为斯大林祝寿的莫斯科大剧院等跨国场景。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剧组在河北天漠地区构建了近百万平方米的野战工事体系,为战争场面的宏大呈现奠定基础。制作团队还精心打造了包括大型飞机、坦克、火车、火炮及各类车辆在内的30余台/架装备,仿制枪械1万支,还原志愿军各阶段军装2500套,"联合国军"服装1万套。在拍摄期间,使用2000吨火药及配套材料设置爆炸点2万个,应用血包弹5万枚、空炮弹30余万发,配合多机位拍摄与大量航拍,采用CINITY高帧率技术,在亮度、精度与动态还原等维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部影片总计拍摄521天,完成镜头11469个,其中特效镜头达7760个。所有这些付出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以最高标准打造影视作品质量。我们希望通过《志愿军》这样大型项目的创作实践,推动中国电影工业水准迈上新台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五年创作周期对艺术家而言既是考验也是馈赠,这期间可完成多部作品的制作,但唯有持续深耕才能实现艺术追求。

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传承者,我曾目睹老一辈电影匠人如何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经典。他们对每个精彩镜头的追求都蕴含着匠人精神,这份执着远非简单的"认真"所能概括。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艺术创作的引领,正如一部思想作品的诞生需要反复推敲与沉淀。我们始终相信,唯有尊重创作规律,给予足够的时间打磨,才能确保影片质量。这种坚守就像烹饪,火侯的把握需要时间的积累。

今天的会议聚焦于电影高质量发展议题,我深切感受到行业进步的关键在于创新突破。这不仅需要艺术表达的新发现,更需要技术实现的革新。中国电影曾经历过艺术创作多元迸发的黄金时代,也曾在国际影坛树立过创新策源地的标杆。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催生新的艺术潮流与电影形态。作为电影创作者,我们掌握着与观众对话的独特媒介,这种权利值得加倍珍惜。

唯有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突破,中国电影才能拥有光明前景。我们应当警惕作品的同质化倾向,避免陷入"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创作困境。正如曹雪芹所批判的,若影视作品千篇一律,终将令观众失去兴趣。在这个强调市场价值的时代,我们理解单纯追求艺术性与高质量的挑战,但更铭记一位年轻演员的坚守——他虽身处困境仍坚持"持志如心痛"的信念,这份对理想的执着令我们深受触动。

所有真正献身电影事业的人,不都是以"持志如心痛"的精神在践行艺术追求吗?我们应当始终坚守对质量的执着,让中国电影展现应有的艺术气象、审美品味与人文趣味。最后,感谢会议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也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与支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