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短剧为什么落后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69更新:2025-09-06 12:21:17

快手在2024年财报中对短剧业务的表述大幅精简,相较2023年长达数页的详细阐述,仅保留了两行简要说明。

近期市场动态显示,快手在短剧领域面临严峻挑战,红果等竞品的快速崛起导致其市场份额持续下滑。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快手的战略重心已逐渐从短剧内容制作转向可灵AI技术的开发,显示出对短剧赛道的持续投入力度减弱。这一转变不禁令人感慨,作为短剧行业的先行者,快手曾凭借先发优势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却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被新兴势力超越。为何这家曾经引领风潮的平台会遭遇如此转折?其背后或许折射出行业生态的快速更迭与企业战略调整的必然性。

2022年成为短剧行业头部企业激烈竞争的分水岭,这一年快手彻底丧失了其在短剧市场长达五年的先发优势。作为短剧市场的开拓者,快手自2019年起便持续布局:同年推出快手小剧场平台,2020年启动面向微短剧创作者的分账计划"星芒计划",2021年创立精品短剧品牌"星芒短剧"。在2022年2月推出的爆款作品《长公主在上》中,该短剧取得3.7亿次播放量的佳绩,成功孵化出多位优质短剧创作者。截至2023年底,星芒短剧已累计上线近千部作品,其中播放量突破1亿的爆款达300余部。

快手自主打造的短剧品牌已逐步形成体系,同时平台引入了数万部第三方付费短剧内容,有效吸引了大量短剧用户。据快手财报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日均观看10集以上的短剧用户规模突破94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优质短剧的持续产出进一步刺激用户付费意愿,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短剧日均付费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3倍。

快手董事长程一笑在财报电话会中特别提及短剧业务的亮眼表现,称“第三季度快手在传媒资讯行业付费短剧用户增长表现突出”。尽管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让快手误以为短剧战略已初见成效,但隐患的种子却在悄然萌芽。

原快手短剧负责人于柯自2019年加入公司起,便主导剧情业务中心工作,亲手打造了快手短剧业务体系。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促使公司较早布局这一领域。

然而在付费短剧与免费短剧的战略选择上,快手仍存在偏差。2023年,短剧市场已从单纯的付费小程序短剧时代迈入2.0时代,这一阶段呈现端原生短剧、IAA模式及平台付费会员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格局。能否精准预判未来主导市场的产品形态,成为各平台争夺短剧赛道的关键。抖音早于2023年5月便孵化红果免费短剧平台,同年8月正式上线APP,采用“免费 广告变现”模式。QuestMobile数据显示,红果短剧APP月活用户在2023年底突破2000万,而快手短剧孵化的免费平台喜番仅在近期上线,明显滞后于行业节奏。

2024年初,快手尚未形成对市场变化的紧迫感,仍以原生付费短剧作为核心战略方向。1月的快手短剧生态大会上,于轲透露平台将重点推进原生付费短剧模式,其判断依据是内部测试显示,结合投流与原生账号的流量体系能够显著提升转化效率。基于此,快手在2024年上半年全面停止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投放,完成付费短剧营销链路的打通,实现用户从内容观看到付费的全流程闭环,在品牌合作领域获得良好反响。然而随着市场格局演变,免费短剧已占据主流地位,迅速侵蚀付费市场的生存空间。面对这一趋势,快手在免费短剧领域的布局明显滞后,因此在第三季度加速推进IAA(内置广告变现)模式,通过扩大免费短剧内容供给来拓展用户规模。

然而,这一局面已难以逆转。截至2024年11月,红果短剧App的月活跃用户(MAU)突破1.4亿大关,日活跃用户(DAU)更是达到4000万量级,相比之下,河马剧场、星芽短剧以及快手旗下喜番短剧的DAU均未超过500万。这一差距在2024年持续扩大,例如3月数据显示,红果月活用户已攀升至1.73亿,而河马剧场月活用户为4167万,喜番短剧则仅为426万。当前的喜番短剧,甚至未能达到红果用户基数的十分之一。快手在免费短剧领域的战略失误,已导致其在市场中落后于竞争对手,想要追回已显得力不从心。

尽管快手平台内设有短剧专区,提供大量免费内容,但对短剧垂类用户而言,他们更倾向于直接前往红果App获取内容,而非在快手平台内部进行多层级跳转。制作方也逐渐将快手视为内容宣发的辅助渠道,而非核心发力平台。原因在于,尽管抖音和快手均拥有庞大的流量基础,但两者短剧内容主要聚焦于品牌定制剧,以商业化变现为导向,而非优先满足用户的内容需求。因此,制作方更倾向于选择红果这样的专业垂类平台进行合作。

可以说,快手在短剧市场中的落后已成定局,未来难以出现重大转折。其核心问题在于战略选择失误,试图通过付费模式对抗免费内容生态,这种误判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将市场机会拱手让人。即便在去年年底遭遇市场失利的背景下,快手仍坚持推进付费短剧会员体系,可见其对付费商业模式的执着。但现实是,若不能为用户创造实际价值,单纯依靠付费模式往往难以获得用户认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抖音采取了先培育免费垂类短剧平台的策略,通过让用户在无需成本的前提下体验短剧内容,迅速积累庞大用户群体。在确立市场领先地位后,再逐步引入付费会员模式,这样的路径更具可行性。尽管红果短剧仅成立一年,但市场竞争的结果早已在战略选择的那一刻注定。双方不同的发展路径,最终塑造了当前的市场格局。

除核心战略决策外,快手在短剧业务领域遭遇战略挫折的两大关键因素为:关键人物离职、IP资源匮乏及生态链建设不足。首要因素为关键人物离职。于柯作为推动快手短剧成长的核心负责人,其决策直接影响着业务发展路径。这位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跳槽至百度,出任百家号泛娱乐及付费业务负责人,主要负责付费短剧领域的推进工作。

2024年底,于柯现身"百度百家合伙人年度盛典",公开宣布百度计划于2025年进一步加大对短剧业务的投入力度,通过亿级资金与流量支持,激励合作伙伴在平台深耕。其离职对快手短剧造成冲击,而转入百度后,更使快手面临来自昔日核心成员的直接竞争压力。

短剧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IP资源储备相对薄弱,生态体系尚未达到字节跳动等平台的高度。当前主流短剧内容多基于网络文学IP进行改编开发,而快手在短剧初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原创IP库,因此持续寻求与外部版权方的合作。2021年,快手率先与免费网文平台米读小说达成战略合作,随后与七猫中文网、腾讯动漫等多家内容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2022年,快手推出自有平台"快手免费小说",试图构建完整的网文生态。然而,相较于字节、百度、腾讯等大厂在IP领域的布局,快手的IP储备在内容体量和爆款数量上仍存在明显差距。这种IP资源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快手短剧的拓展速度,导致其在内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红果短剧依托免费小说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番茄小说进行孵化,并与其实现了资源共享,构建了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番茄小说在IP改编方面优先支持红果的独家与首发剧集,同时通过APP向用户同步推送相关短剧内容。这种字节系内部的协同效应,使红果无需担忧IP储备问题,还能快速响应网文市场趋势,精准把握用户偏好。截至目前,红果已成长为短剧领域的头部平台,昔日的竞争者逐渐失去优势。尽管过往无法逆转,但未来仍有可期。在短剧领域失去先机后,快手的战略重心全面转向AI技术与电商生态。平台明确意识到,要在短视频市场竞争中抗衡抖音、维持自身地位,必须将核心资源投入AI领域。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推出可灵AI独立应用程序,为全球用户提供网页端与移动端多渠道接入方式。随着产品功能持续优化,可灵AI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自该产品启动商业化进程至2025年2月,累计营收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而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消耗量更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快手多次重申其对AI战略的坚定承诺,明确表示将致力于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驱动内容平台。随着AI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场较量的结果或将决定未来视频市场的核心话语权。因此,抖音与快手均加速布局AI短剧领域,并同步启动了相关扶持计划。可见,双方已清醒认识到短剧赛道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而AI短剧将成为争夺用户注意力与技术主导权的关键战场。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