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93更新:2025-09-02 03:08:45
一群“小妖怪”角色意外成为暑期档的票房黑马。上映两周后,截至8月17日晚9点,影片票房已突破10亿(含预售);而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最终票房有望达到17亿元。这部作品名为《浪浪山小妖怪》,其叙事内核与今年暑期档的其他主流影片形成鲜明对照——皆聚焦于小人物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坚韧抗争与逆境崛起。无论是《南京照相馆》《东极岛》,还是《长安的荔枝》《戏台》,都在讲述类似主题,而《浪浪山小妖怪》的戏剧张力更显突出。尽管影片曾因邀请傅首尔、苏敏从女性视角解读剧情,引发部分男性观众的争议与抵制,但其市场表现依旧强劲,上映两周后的8月15日单日票房仍高达9600万元。
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开局不利,多部作品表现欠佳。《酱园弄》票房遇冷,《聊斋》系列遭遇滑铁卢,《荔枝》则早早显现出颓势,而《东极岛》和《罗小黑2》的受众也未能达到预期,唯有《南京照相馆》在暑期档中维持稳定表现。然而,剧情转折出现,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动画电影意外崛起,其现象级表现令人联想到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实际上,《浪浪山小妖怪》在开画阶段也面临重重挑战,尽管其依托《中国奇谭》动画短片集的创作基础,但最初并未获得市场青睐。点映期间票房低迷,首周上映场均观众不足十人,单日票房仅突破两百万元,业内预测整体票房将达到四亿。但令人意外的是,上映三天后,该片票房开始逆转,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引发观影热潮,大爷大妈群体成为主要观众。随着豆瓣评分攀升至8.6分,预测票房持续上调。截至8月11日,该片已打破《大鱼海棠》保持的国产2D动画电影5.73亿元票房纪录,成为首部突破10亿票房的国产2D动画作品,堪称创造了动画电影史上的重大突破。
暑期档的"最大公约数"电影,往往揭示了成功背后的双重逻辑。《小妖怪》的突围并非源于硬核的深度叙事,而是精准捕捉观众情感共鸣的缝隙,以温暖且无攻击性的姿态成为市场共识的代表。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今年暑期档呈现出鲜明的历史题材倾向,如《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作品频现,而《731》的插播更让部分观众产生观望心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抗日电影均采用大量虚构情节,将矛盾集中于艺术创作的主角身上,这种改编虽具戏剧性却可能引发历史认知偏差。《东极岛》依托2024年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现实基础,使得纪实与虚构的界限更加清晰,进而被部分观众贴上"抗日神片"标签。更值得关注的是,正如《南京照相馆》一文所探讨的,历史教育需兼顾严肃性与受众适配度,《照相馆》与《东极岛》均包含针对儿童的暴力情节,尽管剪辑手法各异,但整体尺度仍显突出,导致作品难以实现全年龄段传播。相较之下,《浪浪山小妖怪》巧妙化解了虚构与纪实的矛盾,其创作既源自《西游记》的神话架构,又在故事叙述中保持了与原著精神的连贯性,最终回归传统取经主线而未破坏核心叙事节奏。在家庭友好度方面,该片展现出完整优势——无争议内容确保所有年龄层观众适配,这种安全系数使其在后半程票房表现超越《南京照相馆》成为可能。而在喜剧品类竞争中,《浪浪山小妖怪》凭借持续的错位创意与新鲜叙事,笑点产出明显优于同期《荔枝》《戏台》等作品,展现出独特的市场吸引力。
《戏台》可被视为陈佩斯的自省之作,若非当年因版权争议与央视春晚产生隔阂,其推出相应电影或将成为现象级作品。然而,71岁的他已阔别银幕三十余年,现今主流观众对其认知度较为薄弱。与《荔枝》相似,两部影片中角色的反抗均显得软弱无力,即便结局中势力人物受到惩罚,这份成果亦难以归功于主角,压抑的情绪亦无法获得充分释放——简言之,缺乏明确的爽点。相较之下,《小妖怪》中山寨版的唐僧师徒“蟾猩猪鼬”四妖对黄眉怪的反抗则更具力度。他们自主组建团队踏上取经之路,是在体悟到“缺乏背景则难以崛起”的现实后,做出的深思熟虑的决断。此举并非源于外部压力或生存需求,而是源于对“如何活出妖样”的内在追求。更重要的是,该作品扎根于《西游记》这一国民文化土壤,赋予其天然的认知基础,消除了观众理解障碍。其动画形式天然吸引家庭受众,却同时触及成年人的精神内核,实现了娱乐与深度的双重平衡,使家庭观影成为代际共同享受的体验。孩童在其中收获乐趣,青年则看到职场中的挣扎,长者则感受到善良与坚韧。它不强迫观众思考,却在细节中引发共鸣;不追求视觉奇观,却在人心最柔软处激起涟漪。因此,《小妖怪》成为家庭观影的最优解——当家庭或朋友在选择影片时犹豫不决,这注定是安全且明智的选择。凭借这一精准定位,它成功吸引了其他影片未能触及的观众群体,在暑期档中占据重要位置。
《小妖怪的夏天》的导演於水虽是电影界的新面孔,但其喜剧创作底蕴可追溯至十余年前的网络短剧经历。这位曾与大鹏共同参与《禽兽超人》动画短剧的创作者,早在2010年便以监制身份主导该系列的制作,两季作品在搜狐视频独播,而首季《否否正能量》则曾在其他平台播出。剧中主角否否试图打造无地沟油的健康煎饼,在现实中却面临诸如为蛋鸡办理健康证等荒诞难题,各部门推诿扯皮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这些细节与同年大鹏导演的电影《煎饼侠》形成奇妙呼应,后者同样以喜剧形式展现小人物在官僚体系中的挣扎。更有趣的是,《荔枝》中主角被多个部门踢来踢去的情节,亦暗合《禽兽超人》中否否遭遇的困境。
2017年后,《禽兽超人》因故中断播出,大鹏也离开搜狐,而於水则一度陷入创作低谷。直到2023年,他以《中国奇谭》中《小妖怪的夏天》重现影视江湖,并在2024年暑期档推出动画长片《浪浪山小妖怪》。值得关注的是,《禽兽超人》中否否可变身各类动物的设定——如强拆场景化身为螳螂演绎"螳臂当车",诈骗情节则变身为青蛙用舌头卷住手雷,最终以猩猩形态与诈骗分子同归于尽——这些"禽兽"形象显然成为《浪浪山小妖怪》中山寨版唐僧师徒的原型。该系列动画曾获得高达9.3分的优异评分,最高分季集与最低分季集均保持在8.7分以上,展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小妖怪》延续了於水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传统,虽较《禽兽超人》有所收敛,但依然保留着为小人物正名、为底层发声的创作初衷。这种借古讽今的叙事手法,在大银幕上或许难以达到网络短剧般直白的批判力度,但通过对传统故事的重新诠释,依然能够传递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电影中以底层视角展开叙事,往往能迅速引发普通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小人物题材同样具有两面性,尤其当创作者已取得一定成就时,更易陷入创作困境。徐峥的《逆行人生》与饶晓志的《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便是典型案例。大鹏以"屌丝"形象出道,历经十余年仍延续该人设,却尝试通过奇幻设定"穿越"至唐朝,虽大幅提升制作水准,服化道细节考究,但最终票房仍不及《煎饼侠》。究其根源,关键在于角色命运始终受制于权力体系,即便在《荔枝》中展现对权贵的批判,本质上仍服务于王权叙事,唯有在绝境中迸发的微弱反抗才触及现实痛点。而《浪浪山小妖怪》实现了突破,主角群体在长期压迫后主动反抗,以"不干了!他们能取经,我们也能!"的宣言,展现底层崛起的渴望。这种从被动承受命运到主动打破规则的转变,相较李善德的忍辱负重更具现实共鸣,精准击中当代"打工人"追求自我掌控的心理需求。影片中角色动机由"要我做"转变为"我想要",彰显出自下层的生命力,成为口碑爆发的核心动力。观众在观影时,实则在照见内心对平凡生活的不甘,通过主角的抗争行为获得精神支撑。尽管《小妖怪》存在瑕疵,如前作《中国奇谭》中猪妖仅有刷锅技能且面临被消灭的风险,动画长片则需补充"大招"设定(源自父亲遗留的特殊能力,且仅可使用一次)以推动剧情发展,此类设计虽略显刻意,但最终仍能实现情感冲击。瑕不掩瑜,能够触动观众内心的作品,便是成功的。
《浪浪山小妖怪》的突围现象令《中国奇谭》IP引发行业热议,其成功并非简单套用可复制的创作公式。尽管「国民IP 小人物 喜剧 现实讽刺」看似具备爆款要素,但此类模式在同类题材中屡屡受挫——《西游记》改编作品众多,多以失败告终。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曾于三十年前遭遇冷遇,后因互联网传播逐渐成为现象级经典。即便如此,当刘镇伟与周星驰试图沿用西游IP延续热度时,作品仍难逃票房失利的命运。
十年前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凭借对角色形象的颠覆性重塑,引发国漫发展的里程碑讨论。影片通过将唐僧塑造为俗姓陈、小名江流儿的年轻和尚,构建出更具情感共鸣的师徒关系。然而,相较于该片的成功,田晓鹏八年后推出的原创动画《深海》因过度追求粒子水墨特效,导致作品口碑与票房双收影响。而传闻中的《大圣闹天宫》亦因改编难度过高,被推迟至2028年才可能上映。
《中国奇谭》系列之所以获得广泛赞誉,关键在于其对动画美学的多元探索。该IP下的每一部短片都作为独立艺术生命体存在,展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其中,《小妖怪》凭借清晰的叙事脉络、普世情感内核、大众熟悉的传统文化背景及商业娱乐属性,被普遍认为是系列中最适于拓展为长片的优质内容。
系列中其余作品的艺术价值往往植根于"非叙事"的表达层面。这些创作呈现出凝练而富有意境的特质,其完整性的构建恰恰依赖于"短小"与"留白"的美学追求。若强行将其延伸为90分钟的商业长片,通过填充情节与制造冲突来完善叙事结构,则可能削弱其核心艺术价值。以《鹅鹅鹅》为例,其独特魅力在于那充满东方志怪美学的诡谲氛围与空白意境,如同一篇残缺的聊斋故事,亦似一个支离破碎的梦境。如何将这般朦胧的意境转化为半小时的清晰叙事,而不使其在逻辑的明光中消散殆尽?这需要把握的分寸,恰似在钢丝上行走般微妙。另一些作品则承载着深邃的哲学寓言与个性化的风格实验,更像一幅幅需要凝神细品的写意画卷,追求的是意蕴的传达与观者的体悟。若将此类作品改编为依赖强情节与明确人物动机的商业电影,不仅难以实现艺术转化,甚至可能造成本质的曲解。
《小妖怪》的走红为国产动画IP开发提供了深刻启示,其核心并非提供一个可复制的商业化模板,而在于对“尊重”这一理念的重新诠释。唯有尊重每个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质,才能为其找到契合的表达形式,而非以单一的商业逻辑桎梏创作的多样性。某些叙事需要磅礴气势的展开,某些则更应以细腻而富有诗意的梦境形式呈现。究其根本,《浪浪山小妖怪》的破圈成功源于它精准击中了当代观众深层的情感诉求。这场胜利本质上是人性的胜利,在宏大叙事的裂隙中,个体情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对于中国动画乃至整个电影行业而言,唯有持续以真诚的态度探索人性的复杂面向,用艺术形式承载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开辟出通向更广阔艺术领域的航道。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