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票房表现不如《野孩子》,高口碑还能影响票房吗?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26更新:2025-09-10 11:47:10

在刚刚结束的中秋档期,口碑最高的《出走的决心》票房表现却未能超越豆瓣评分6.9分的《野孩子》。这一现象与上半年五一档的市场格局相似——同为类型片的《九龙城寨之围城》(豆瓣7分)票房亦不如豆瓣5分 的《末路狂花钱》。诸多学术研究与现实案例已多次印证口碑对票房的影响力,但2024年内地电影市场是否仍延续这种规律?数据显示,《出走的决心》虽以8.6分位列中秋档口碑榜首,却在票房上呈现出与高评分不成正比的走势。其日票房始终未能超越同为文艺片但评分较低的《野孩子》,截至发稿总票房为7200万。从市场反馈来看,优质口碑对排片的带动作用亦显有限:该片上映首日以15.8%的排片占比位列次席,次于《野孩子》和《祝你幸福》;豆瓣8.6分开分后,排片维持在11%-12%区间,低于《野孩子》但与《一雪前耻》基本持平。

中秋档的市场表现并非孤例。《里斯本丸沉没》以9.3分的豆瓣评分位列今年国产纪录片榜首,上映半个月便斩获2569万元票房,位列纪录片票房榜第十四位。对纪录片类型而言,这一成绩已属显著突破,但与七年前同类题材作品《二十二》的1.7亿票房相比仍显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影片均以二战历史为题材,却因题材相似性与市场接受度差异,呈现出迥异的票房表现。

在五一假期档期,尽管豆瓣评分未达及格线的喜剧片《末路狂花钱》以7.81亿的票房成绩登顶,而口碑更佳并拥有CP话题热度的动作片《九龙城寨之围城》则以6.84亿的票房位列第二。

近年来,口碑对票房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上海某影城经理羊羊向搜狐娱乐表示,观众的观影选择更多受到明星效应的影响,而非电影本身的品质。在四月份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该经理已注意到该影片,但其内地上映后,观众群体中大量粉丝是因男主角而聚集。主演马群耀曾参演过高分同性题材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这一背景可能进一步强化了观众对他的关注。

近两年日本热门的二次元电影纷纷推出观影赠品活动,观众可通过保留票根兑换相关周边。羊羊指出,尽管周边衍生品无疑是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观众的观影动机已偏离影片本身,存在为获取周边而购票的情况。以去年年底热映的《一闪一闪亮星星》为例,影片中突如其来的雪景引发了观众的兴趣,许多人在影院内因沉浸于这场人工营造的冬日氛围而产生观影冲动,其核心诉求并非对影片剧情的共鸣,而是被这种独特的沉浸式体验所吸引。

在电影行业中,观众选择进影院观影,往往并非单纯出于对影片质量的追求,而是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关于口碑对排片的影响,羊羊表示:“口碑固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他提到,影片上映前会通过点映等方式收集市场反馈,而正式上映后,排片决策更依赖实际数据表现,如上座率和票房占比。

谈及当前的口碑体系,羊羊指出豆瓣评分的权威性已有所下降。“现在获取口碑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除了豆瓣,猫淘等平台也有自己的评分系统,媒体评论也从不同维度影响观众判断。”他认为,只有当影片具备高票房转化率时,口碑才能真正发挥排片作用,而核心仍是数据支撑。

以中秋档为例,即便遭遇台风等不利因素,羊羊所在影院单场上座率最高的影片《里斯本丸沉没》仍获得了更多排片资源。“我们会根据影片表现调整排片策略,优先安排到观影体验更佳的特效厅。”这印证了他对于“数据决定排片”的一贯看法。

实际观影转化效果往往不及预期。今年上半年,《白日之下》与《年少日记》给羊羊留下深刻印象。凭借奖项与口碑的双重认可,这两部电影均获得广泛好评。羊羊对这两部作品的喜爱溢于言表,"一个是青少年的心理困境,一个是老年群体面临的现实挑战,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在羊羊看来,这两部影片以贴近生活的叙事风格降低观赏门槛,同时为观众提供了深入探讨社会议题的契机。

出于对优质影片的扶持,羊阳对两部电影进行了排片资源倾斜,不仅提升了排片量,还确保了黄金时段的放映场次。然而,这两部影片的口碑并未有效转化为票房成绩。羊阳坦言:“尽管我在院线给予了不低的排片支持,但实际观影人数并未达到预期。最终票房分别为一千二百万和一千五百万,结果令人感到失望。”他感叹道,当时的市场环境整体低迷,观众对影片的接受度与以往大不相同,这种变化让他倍感困惑。

电影宣传从业者李响向搜狐娱乐透露,当前片方的宣传预算普遍缩减,尤其是针对口碑营销的投入显著减少。他表示:“尤其中小成本影片,预算不足导致难以有效推广口碑,也无法吸引足够观众。”李响指出,过去如2018年,不少制作方仍会在豆瓣平台投放硬广,而近两年此类投入几乎消失,连软文推广预算也大幅削减。他认为,随着豆瓣评分的公信力逐渐下降,观众对口碑真实性的判断变得更加审慎。即便口碑属实,仍需凭借题材、阵容等要素才能激发观影意愿。李响还提到,宣传策略已发生偏移,过去优质影片会将口碑作为核心营销手段,而如今更强调话题热度与讨论度。

今年的暑期档让李响感到惆怅,他直言:“愿意讨论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少,口碑是否还重要?”然而,业内人士泰舟认为,《里斯本丸沉没》的票房表现恰恰证明了口碑的市场价值。他指出,该片首映时平台预测票房仅为四五百万,目前实际票房已突破两千万元,猫眼专业版预测甚至接近四千万。若能达到这一成绩,该片将跻身中国纪录片票房前十行列。在泰舟看来,影片的票房走势已超出预期,甚至具有“逆天改命”的意义。

尽管我们普遍期待优质作品能够获得更高的票房回报,这一观念看似简单直接,但市场现实却呈现出不同的逻辑。当前市场更倾向于下沉策略,缺乏明星阵容的纪录片若进入三四线城市,往往难以获得观众基础。口碑对票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其作用幅度与影片的体量密切相关。以《流浪地球》为例,口碑是否能为其带来10亿票房增长?我个人认为未必如此。然而,口碑是否能助力《里斯本丸沉没》实现2000万元票房增长?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尤其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的纪录片作品。李响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口碑虽不再如过去般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对于缺乏资源的小片而言,仍是为数不多可依赖的突破口。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