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62更新:2025-09-11 07:42:52
两年前,《独行月球》以31亿票房成绩力挽暑期档颓势,两年后,《抓娃娃》在上映四天内斩获6亿票房,再度成为市场救星。开心麻花连续两次实现票房突破,或许更确切地说,是沈腾与马丽这对黄金搭档的成功。近年来,该团队持续调整创作方向以改善口碑表现,尽管已作出诸多改变,但从观众反馈来看,仍需进一步精进。目前,沈腾马丽的组合依然是开心麻花最核心的吸引力。01 非典型麻花《抓娃娃》可被视为一部非典型的麻花作品。早期的开心麻花电影常被批评为过度依赖"段子喜剧"模式且存在"笑点低俗"争议,这种评价主要集中在《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等作品上。相较之下,《抓娃娃》在喜剧手法上展现出明显提升,更多采用反差与信息差构建笑料。如开篇贾冰欲实施扶贫计划,马丽却以香槟与雪茄款待;家庭成员在子女面前上演戏码,沈腾假扮骑驴打工实则直奔高速;儿子潜入别墅调查父母真相,却撞见沈腾马丽身着不合身的佣人装。
在内核表达上,《抓娃娃》展现出显著的转型。影片中,捡瓶子的马继业遭遇富裕同学的校园霸凌,若遵循早期麻花电影的叙事逻辑,剧情大概率会走向“破烂马”逆袭成土豪之子的经典套路,通过穿越或继承遗产等情节完成人生逆袭。这种“loser打脸”模式正是开心麻花自《夏洛特烦恼》以来的标志性创作路径——弱势角色通过戏剧性机遇实现身份反转,过程中充斥着为富不仁的资本阶层、嫌贫爱富的前任女友等刻板形象。然而,《抓娃娃》突破了这种套路化创作。影片并未将人物成长简单定义为物质层面的逆袭,而是聚焦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长期处于操控与欺骗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终选择挣脱“楚门的世界”,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早在数年前,开心麻花便已启动转型战略。成为转折点的《李茶的姑妈》在票房与口碑表现欠佳,全面暴露了麻花电影的诸多问题,诸如过度依赖段子化叙事、对女性角色的物化呈现以及价值观的偏颇倾向。该片的失利直接导致2018年影视及衍生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3.9%。随后,公司迅速调整创作方向,摒弃了迎合低俗审美的路径,转向更具普世价值的情感表达。例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聚焦小人物追梦的励志故事,《独行月球》展现个人牺牲精神,《抓娃娃》则尝试探讨严肃的教育议题。
《独行月球》作为典型案例,显示出喜剧类型片的转型尝试。影片上映期间,导演张吃鱼曾公开表示:"对于我而言,豆瓣评分比票房更具意义,创作这部电影正是为了追求口碑价值。"然而,该片的口碑呈现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可其摆脱早期'麻花'风格的转变,但另有观众认为影片缺乏喜剧元素且过于煽情。从市场反馈来看,这种转型成果仍存争议。尽管首映票房达31.03亿元,位列2022年票房榜第二,但相较于业内普遍预测的40亿至50亿区间,实际表现略显不足。
在口碑效应的作用下,《独行月球》的热度呈现明显衰减趋势。相较之下,《抓娃娃》虽首日评分7.5分,但其能否实现口碑逆转仍存疑。两部作品的评分波动揭示了观众的分化:《独行月球》上映五天内评分从7.3降至6.9,而《抓娃娃》则保持稳定。这种差异映射出市场对开心麻花不同创作方向的反馈分歧。影片核心争议在于,其是否构成对中式教育的深刻讽刺,还是沦为市场迎合之作。部分观众将马继业的遭遇视为东亚家庭困境的缩影,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导致孩子精神创伤,因而打出一星差评;另一群体则认为导演通过荒诞手法揭示教育体制的异化,给予四至五星评价。这种评价两极分化源于影片本质属性的矛盾——作为喜剧片,其类型需求与主题表达出现脱节。观众普遍将其比作育儿版《楚门的世界》,但相较于原作严谨的叙事结构,《抓娃娃》在情节铺垫与细节呈现上略显生硬。《楚门的世界》通过父亲死亡、初恋回忆等关键事件层层推进楚门的觉醒,其两次出逃均建立在充分铺垫的逻辑之上,展现出对虚假世界的彻底反抗。而《抓娃娃》中制片人对马继业的操控始终未被喜剧元素消解,这种真人秀式的道德困境始终笼罩在剧情之上,与传统喜剧的娱乐属性形成鲜明对比。
《抓娃娃》作为一部喜剧类型作品,其叙事前半段以滑稽元素为主,笑点主要源自于富人刻意表现贫困的反差设定,整体氛围更接近讽刺喜剧而非深刻的社会寓言。然而当马继业进入高中阶段,剧情突然转向觉醒主题,这种转折显得过于突兀且缺乏铺垫。例如,剧中安全"卧底"长达十余年的奶奶角色,在继业放学途中突然展现出矫健的篮球技艺,这种反常规的场景切换削弱了故事的连贯性。更值得商榷的是,主角的觉醒过程既没有足够的心理铺垫,也缺乏细腻的情感描写,反而被诸如暖水袋、诈尸、装有爆米花的骨灰盒等喜剧桥段所稀释,导致核心主题表达显得力不从心。
主创团队模糊的立场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公众反应。马继业父母对子女长达18年的操控与欺骗行为令人震惊,他们始终未能给予孩子应有尊重,单方面剥夺了其选择权。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测试与教育,这种控制方式与某些东亚家长在宠物吃掉孩子后仍嬉笑怒骂地拍摄视频的行为如出一辙。马继业遭遇的痛苦包括但不限于平板设备进水无法维修、体校入学资格的剥夺以及祖母离世的打击,而这些困境竟被包装成荒诞的笑料,堪称'东亚地狱笑话'的典型案例。
影片结局充满微妙张力,主创团队通过多重叙事策略呈现家庭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在关键场景中,马继业质问"你们是哪位老师,墙上没见过"与父亲反驳"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形成尖锐对峙;大儿子登顶雪山时的背影与父亲担忧"晚上还回不回来吃饭"的呼喊构成情感对照;选择体校的现实路径与彩蛋中若隐若现的"生三胎"暗示形成命运伏笔。导演既肯定了长子突破世俗束缚的雪山之行,也认可了次子挣脱父母安排的清北抉择,但最终仍对家庭权力核心马成钢展现出某种暧昧的接纳。
电影巧妙地平衡各方立场,通过主演沈腾与马丽的亲和力消解了剧本中可能引发的争议。即便在阶级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影片中土豪伪装贫困养育孩子的设定,因两位演员自然接地气的表演而降低了观众的抵触情绪,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情。而马成钢这一角色本就充满争议性,其面对真相时咄咄逼人的质问方式,若脱离演员的演绎,极易被解读为反派行为。但沈腾凭借其广泛的观众基础与精湛的喜剧表现力,成功弱化了角色本身的说教感,使剧情在冲突与幽默间达成微妙平衡。
现实层面同样值得关注。影片摒弃了传统爽文套路,转而深入探讨社会现实议题,但沈腾与马丽的默契演绎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从《独行月球》官宣时观众对"沈马组合"回归的热议,到后续营销中持续强化的喜剧人设,直至《抓娃娃》上映,许多观众早已形成"无需过多宣传,看到沈马名字就心动"的观影习惯。即便历经多年,观众对这对喜剧搭档的期待依旧如初,他们的化学反应依然是撬动票房的黄金密码。
然而,沈腾与马丽的演艺生涯早已超越了开心麻花的框架。作为极具票房号召力的中年男演员,沈腾凭借其市场影响力持续获得优质资源与大制作机会。马丽虽为实力派喜剧演员,但受限于开心麻花的创作倾向,其角色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该公司的电影作品普遍采用男性主导视角,例如《抓娃娃》中马丽饰演的夏兰被观众普遍认为是‘附属女主’;《夏洛特烦恼》中,经历财富幻梦并最终实现自我蜕变的主角是夏洛,而冬梅则作为推动其成长的‘牺牲型伴侣’存在。从创作选择可见,马丽始终寻求突破,在《东北虎》中挑战严肃题材,于《水饺皇后》则成为其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作品,且该片为独立制作,开心麻花未参与投资。
尽管沈腾与马丽的个人魅力为开心麻花带来了广泛关注,但该喜剧团体在二人之外尚未构建起可持续的发展体系。其剧本创作仍存在明显短板,角色塑造与叙事逻辑也缺乏内在一致性,新生代演员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气候。即便在《独行月球》《抓娃娃》等新作中,团队依然过度倚重这两位核心成员,未能实现创作资源的多元化布局。沈腾马丽的敬业表现有目共睹,但开心麻花若想突破发展瓶颈,仍需在内容创新与团队建设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