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变形金刚7》制片人:中国观众的情感带来压力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10更新:2025-09-11 08:29:40

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的重启之作,《超能勇士崛起》在整体质感与风格上展现出独特性,与迈克尔·贝执导的前五部电影形成鲜明对比。制片人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始终将中国市场视为重要板块,此次他力邀80后导演小斯蒂芬·卡普尔担任 helm,希望通过新生代创作视角带来创新表达。继《大黄蜂》全球票房成功后,洛伦佐对开启系列新篇章更具信心。据统计,该系列六部作品在中国累计收获64亿票房,自2011年起单片票房均突破十亿大关,并三次问鼎年度票房冠军(2007、2011、2014)。全球市场方面,系列总票房已突破50亿美元大关。中国观众对《变形金刚》系列的历史情结可见一斑,洛伦佐表示:"中国观众与该系列有着特殊联结,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核。"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94年,本作突破了以往仅由汽车人与霸天虎主导的格局,巨无霸、恐惧兽等新势力被引入,为变形金刚真人宇宙注入更多维度。影片中,宇宙大帝这一终极反派横空出世,操控天灾率领恐惧兽发动对地球的威胁。在绝境中,沉睡已久的巨无霸军团迎来觉醒时刻,与汽车人联手展开救援行动。全新登场的巨无霸领袖擎天圣成为最大焦点,这位近4米高的金属银背大猩猩,拥有如巨石般硕大的拳头。当其切换至野兽形态时,恢弘的体型与震慑人心的咆哮令敌人闻风丧胆,其力量足以引发大地震颤,堪称真·变形金刚的巅峰之作。

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长期制片人,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坦言,这一IP始终以其富有深意的故事元素激发着他的创作热情。他强调自己始终深度参与系列的各个创作环节,从故事架构到角色塑造,这种持续的投入使他能够不断突破原有模式,既避免重复创作,又保持新鲜感。对于系列七部曲的演变,他表示团队在每部作品中都积累着宝贵经验,尤其在第一部及《大黄蜂》中成功塑造了角色间的情感联结,这种探索在后续作品中被延续。他特别指出,在视觉设计上做出了重要调整,使大黄蜂与擎天柱等角色在造型上更贴近初代形象,以此向核心粉丝传递对变形金刚传统的尊重,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叙事体验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在对比《超能勇士崛起》与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系列时,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指出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引入了"巨无霸"这一全新阵营。将动物元素融入汽车人设定虽具创意,但也带来挑战,这种跨物种协作需要构建合理叙事逻辑。他强调影片的独特性不仅源于规模感的营造,更在于其传递的文化共融理念——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不同文明间的理解与包容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影通过融合巨无霸文化、汽车人文化、印加文明、秘鲁本土文化及美国演员的多元元素,展现出更具现实意义的视角。

谈及选角策略,洛伦佐透露创作团队在设计角色时已明确演员需求。以安东尼·拉莫斯和多米尼克·菲什巴克为例,他们被赋予具有社会边缘性特征的角色设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演员的个人经历与角色困境高度契合,这种真实感使其表演更具感染力。在选角过程中,团队既注重演员的专业素养,也重视其生活阅历,通过这种双重考量,使角色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尤其对于那些经历过职场困境、社会排斥等现实问题的群体而言,角色的处境更具现实参照性。

在谈及《变形金刚4》时,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透露该片包含中国元素的融入,包括取景与本土演员的参与。谈及未来计划,他表示团队非常珍视在中国的合作经历,认为中国拥有丰富的拍摄场景和文化内涵,期待未来能再次携手,并相信观众会以同样的热情欢迎回归。谈及成本控制经验,他强调电影制作需具备自我约束力,指出过度追求完美可能导致元素冗余。他认为真正的优秀创作者懂得取舍,能够精准把握故事核心,而非盲目堆砌资源。以《超能勇士崛起》为例,他对比了16年前《变形金刚》第一部的制作技术,承认视觉效果在制作效率和呈现精度上均有显著提升。以擎天圣的制作为例,他提及早期需解决机械与生物特征的复杂融合,而如今技术已能更高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关于系列重启的规划,他表示团队不会预先设定具体方向,而是通过观察观众对角色的偏好及情感共鸣,动态调整后续创作策略。目前观众已开始体验新作,团队也将随之规划下一步发展。

凤凰网娱乐询问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在创作新作品时的感受,他坦言尽管经验丰富,但每次制作电影仍伴随着激动与压力。他表示每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创作动机,像《变形金刚》这类作品旨在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观察观众的笑声、惊呼或是紧张反应来验证创作成果,这种即时反馈带来的满足感无可替代。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有时甚至需要耗时三年半进行探索。当最终完成制作并获得成功时,那种成就感令人难以置信,过程中的压力也唯有参与者才能体会,毕竟这涉及巨额投资与成本回收的担忧。但正是这种挑战让创作充满乐趣,例如每天早晨激励自己说"没关系,往前冲吧,这能成功!"直至看到最终结果。当大片取得成功时,他首先感受到的是如释重负,这种喜悦往往在松一口气的瞬间才真正浮现,无疑是一种令人振奋的体验。

谈及与导演小斯蒂芬·卡普尔的合作,他表示非常愉快。卡普尔在剧本创作中特别注重角色情感的刻画,赋予机器人独特的人物弧线。在回顾卡普尔过往的影视作品时,他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类情感共鸣,这种共通性对于《变形金刚》的创作至关重要。因此,与卡普尔的合作让他倍感欣慰,因为他能够见证这位导演将情感注入电影创作的过程。

关于《变形金刚》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他表示中国观众与该系列有着深厚的渊源。他认为中国观众与其它国家的观众有所不同,他们对系列的理解更为透彻。这种独特的观影体验源于系列创始人的创意理念:人们日常使用的车辆和科技产品,能够突然获得生命,化身为巨大的、会说话的机器人,具备各种能力。这种简单而又美好的理念正是《变形金刚》的核心魅力,它将普通物品转化为充满惊奇的超级存在,这种想象的张力深深吸引着全球观众。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