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冠军!《云边有个小卖部》为何成为票房黑马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50更新:2025-09-11 11:26:40

1905电影网报道,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上映后持续保持强劲票房表现,连续11天蝉联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票房已突破4亿元大关,平台预测其总票房有望冲击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片作为五一档期后唯一一部突破3亿票房的影片,成功成为暑期档期的票房黑马。令人意外的是,带动影片票房的主力观众群体竟是00后人群。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超半数观众为以往购票频率较低甚至首次购票的用户,这一群体正是近期影院行业所重点关注的目标客群。

这恰恰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云边有个小卖部》究竟凭借何种策略成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首要的是需厘清其同名原著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与以往不同,此次短视频营销不仅局限于电影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小说原著,通过追溯文学IP的叙事魅力来构建观影期待。这种从文字到影像的跨媒介联动,成为撬动观众注意力的关键支点。

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作为张嘉佳小说改编的第三部作品,标志着这位作家正式开启导演生涯的第二部影片。此前,其文学作品曾成功转化为张一白执导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并参与王家卫联合创作的《摆渡人》。

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的销售表现堪称出版界的经典案例。图书行业营销专家路毅曾深度剖析其传播路径——该作品虽于2018年问世,却在2020年迎来销量峰值。在缺乏热点话题与影视联动的背景下,单年发货量突破200万册,超过前两年总和。值得注意的是,5月至6月以及10月至11月期间分别形成两个销售高峰。路毅指出,首轮热度始于1月底2月初,当时一个仅有2700名粉丝的抖音账号,通过简单粗暴的视频形式展示书籍的书脊,配以"我太喜欢这本书了"的文案,意外获得38万次点赞。

读者自发推动的传播效应促使出版方重新认识线上传播的价值,进而催生大量账号展开针对性推广。据路毅统计,当时仅单条点赞过万的短视频便积累了646万次点赞。新冠疫情带来的特殊社会环境使得更多人在居家期间产生阅读兴趣,这一趋势促使张嘉佳于8月入驻抖音平台,通过系列视频内容有效推动了小说的传播。在传播模式转型过程中,其受众群体也逐渐从以80后为主的传统读者转向年轻化的00后群体。

相较于张嘉佳作品中偏重爱情叙事的风格,《云边有个小卖部》的原作内容更侧重展现家庭情感与亲情羁绊,这种主题差异使其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张嘉佳标志性的金句创作手法为文本注入了传播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二次传播热潮。随着00后群体成为该IP的核心受众,其对影视改编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最终促使这部作品在影视化进程中获得重要关注。

歌曲《向云端》爆红后,不少书迷纷纷提议该作品与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高度契合。在某音乐平台的热评中,甚至频频出现小说的经典对话,如“王莺莺小气鬼”“算了,王莺莺长命百岁”等。

在开机发布会上,影片便正式宣布与该歌曲展开深度合作,这一举措精准回应了读者期待,同时借助音乐热度成功实现破圈效应。热门小说影视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始终是如何甄选与人物形象高度契合、且能引发广泛共鸣的演员。《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改编优势在于导演与原著作者张嘉佳的身份重合,这种创作纽带让影片更具原汁原味的文学气质。彭昱畅与张嘉佳早在影片筹备阶段便频繁互动,这种默契程度让众多书迷自发认为"刘十三"这一角色非他莫属。而周也饰演的程霜更获得张嘉佳多次力荐,据悉小说中那幅标志性的程霜插画,其原型正是周也本人,这种跨越时空的契合度为角色塑造增添了独特魅力。

角色塑造的精准度与原作改编的诚意,使得书迷群体对改编作品充满信赖。此外,张嘉佳及其创作团队竭力复刻小说中标志性的莺莺小卖部场景。更令人感动的是,拍摄结束后,团队仍持续支付十年租金,只为让书迷有机会亲临这一文学场景。

影片以动画形式展开,这一手法恰好映射了当年读者对小说的期待。文字通过影像得以具象化呈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形式不仅收获了书迷的广泛认可,更唤起了被尊重的阅读体验。回顾过往,12年前《小时代》曾让观众产生类似共鸣,如今《云边有个小卖部》则在00后群体中延续了这种文化现象,显示出不同时代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结。

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在上映后采取了与传统宣发模式不同的策略,未进行大规模宣传活动,仅参与了电影节期间的常规宣传环节。影片取消了传统的首映礼,转而选择亲赴下沉市场开展路演活动,此举不仅深化了与观众的互动,也持续挖掘短视频传播的潜力,构建起独特的宣传矩阵。

根据猫眼专业版发布的2024年暑期档新片主流平台传播数据,《云边有个小卖部》以35.14亿的全网曝光传播人次,显著领先于第二名《来福大酒店》的28.1亿。数据显示,抖音与小红书作为年轻用户聚集的社交平台,成为两部影片的主要传播阵地,其中抖音单平台曝光量便达到31.57亿,展现出强劲的流量优势。

从当前爆款视频的内容形式可以看出,其传播策略已不同于传统电影依赖单一物料内容进行衍生拓展。这类视频更侧重于吸引原著粉丝群体,在剧情画面中触发情感共鸣,进而展开以经典台词与背景音乐为载体的二次创作,这种形式巧妙复刻了小说营销时代的内容传播逻辑,精准触达核心受众群体。

00后群体的去向成为关注焦点,“云边有个小卖部”这一IP的成功,堪称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IP孵化案例。该IP的成功或许能为同属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沙漏》提供启示——为何它未能复制《左耳》的辉煌?此类作品本身便带有特定圈层属性,影视化后的核心受众仍为原作粉丝,而如何将情怀转化为真正触动人心的情绪体验,才是IP营销成败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该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创作周期极短,几乎在爆红热度的高峰期内便完成了影像化转化。这种模式与《一闪一闪亮星星》从剧集到电影的转型路径高度相似——精准把握原作的流行时效,基于原有情感共鸣进行二次创作。不可否认,这种创作策略不仅有效延长了IP的生命周期,更在原有基础上开拓了新的艺术可能性。

这两部电影在吸引00后观众群体方面展现出显著共性——均成功唤起年轻群体的观影兴趣。这一现象也引发行业思考:在《云边有个小卖部》之后,未来哪部作品能持续获得00后观众的青睐?目前待映影片中,《欢迎来到你身边》与《野孩子》的核心观众群体均以00后为主。其中《野孩子》主要依赖主演的粉丝基础,而《欢迎来到你身边》则凭借主演的粉丝效应及前作热度,数据显示近35%的观众曾观看其前作《封神第一部》。

《欢迎来到你身边》与《封神第一年》相隔一年,尽管题材迥异,但如何依托前作积累的核心观众基础,精准触达00后群体并覆盖主流受众,或将成为本年度暑期档的重要参考案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