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正式参与暑期档,短剧成绩如何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66更新:2025-09-13 22:48:47

1998年,《还珠格格》于10月首播,恰逢暑期档未至,彼时彩电刚普及,大众尚未形成对暑期档的集体认知,制作方亦然。然而在后续多年里,每当盛夏来临,《当》的旋律便成为校园群体的共同记忆。2025年夏季,名为《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的系列剧(以下简称《太奶》)因手机成为主流传播媒介而走红,其竖屏短剧的形式虽与时俱进,却令人感到几分熟悉。

前者讲述三个十七八岁的民间少女突破阶层壁垒,入宫寻父并整顿宫廷秩序;后者则是1955年去世的院士容遇穿越至70年后同名同姓的高中生,化身‘还珠格格’,她未寻父,却找到古稀之年的儿子,并协助不学无术的重孙们重塑人生轨迹。27年间,暑期档的核心元素始终围绕青春、亲情与轻松展开。尽管观众从影院到电视再到手机屏幕不断变迁,花季少年们依然在时光中稳步成长。

在刚刚结束的暑期档,一批精准契合年轻观众需求的短剧引发了观众狂热追捧。以红果平台为例,其在暑期上线了百部免费短剧,涵盖都市情感、奇幻脑洞、江湖武侠、历史古代、都市玄幻等多样化题材。数据显示,暑期档整体观看量突破311亿次,用户总量达9.2亿,其中单部播放量超10亿的短剧共有6部。在内容行业,年度内容规划已成为衡量其成熟度的重要标准。目前电影、电视剧已形成明确的排期体系——春节有春节档,暑假有暑假档,十一有十一档。针对以学生群体为主的短剧,暑期集中播出的模式表明短剧行业也正逐步建立类似的周期性节奏。

这些短剧并非临时起意创作,从内容策划到剪辑完成,一部精品短剧的制作周期通常需要两至三个月。暑期热播剧大多在数月前已完成立项,这印证了短剧制作已形成系统化流程。红果等平台通过暑期档的布局,展现出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值得注意的是,观剧人群的年龄结构正在快速拓展,2023年初红果用户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至2024年女性用户占比提升14%,年轻用户增长达40%。艾瑞咨询报告显示,当前网络微短剧用户中,女性占比达66.97%,25-34岁用户占比46%,24岁以下用户突破30%。

以2024年暑期档为例,24岁的晓萌(化名)已成为红果的忠实用户。她在工作间隙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短剧世界中。此前刷完《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后,她期待已久的《太奶2》在暑期档上线。这类"女强"题材是她的最爱,相较于传统霸总甜宠类型,女性通过智慧与能力突破困境的成长故事更能给予她力量。例如《太奶》中的容遇,凭借谋略整顿"不孝狂孙",重塑家族命运。同时,短剧制作方也在内容中巧妙融入流行元素,如《太奶2》中影帝重孙跳起抖音热梗"扫腿舞",让剧情更贴近当代观众。

短剧的这种即时性优势不容忽视。传统影视制作周期长达一至两年,即便题材新颖,也难免带有"历史感",而2025年暑期档短剧的剧本创作始于当下的社会语境,编剧只需打开抖音就能获取最新流行元素。这种短周期特性让短剧内容始终保持时代共鸣。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短剧精准捕捉了年轻用户的观剧偏好。《太奶2》巧妙融合高中学习、考试压力、校园霸凌等现实元素,而《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则展现孩童逆境成长的叙事张力,通过6岁主角对抗考官打压的情节,引发观众对权力结构变革的思考。

自2024年起,红果已明确推进短剧精品化战略。从暑期档的表现来看,优质短剧不仅具备更具创意的故事背景和合理叙事结构,更将正能量价值观深度嵌入剧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观传递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在精品内容驱动下,年轻人主动为短剧"举手投票",《太奶2》播放量突破30亿,创短剧行业最快破30亿纪录;同样由李柯以、王培延主演的《夫人专治不服》也斩获20亿播放量。其他如《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爹爹不哭,我带着生死簿给全家续命》等四部短剧同样取得破10亿的好成绩。

当观众聚集时,品牌也随之而来。暑期档不仅是观众的狂欢季,更是品牌最看重的营销窗口,庞大流量背后潜藏着可观的商业价值。《哪吒2》的爆火不仅刷新了全球票房纪录,更引爆了衍生品市场。其与泡泡玛特联名的盲盒在上线后迅速售罄,许多消费者转向预售渠道,交货周期延后至6月底。数据显示,该片衍生品销售额在半个月内突破4亿元。这促使品牌将目光投向短剧领域,短剧凭借高用户粘性成为重要宣发阵地。

短剧已占据用户大量休闲时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日均使用时长101分钟,与即时通信应用持平。同时,用户已形成广告观看习惯,对广告接受度显著提升。在免费模式盛行的当下,观看广告解锁剧集已成为短剧行业标配,这种模式使广告完播率保持高位,逐步构建起用户心智。

然而,仅依赖中插广告的商业化模式仍显局限。今年暑期档,茉酸奶、康师傅、羊了个羊等品牌通过跨界合作拓展营销边界。例如红果与茉酸奶联合推出"秋天的第一杯茉酸奶"主题活动,在320家门店设置联名打卡点并发放免单券;与羊了个羊推出"红果漂移赛",根据队伍排名给予奖励"红果",玩家可兑换相应福利。暑期档期间,红果实现21.5亿次曝光,引发131个热搜话题。

相比于传统影视中的贴片广告或植入模式,短剧开创了定制赛道的全新玩法。品牌不再局限于保持曝光时长,而是通过内容深度参与创作。如烙色彩妆打造的短剧《我在古代参加恋综》,主演为彩妆主播妮妮,该短剧上线后带动品牌门店播和达播热度双增长。《王者荣耀》则推出短剧《王者荣耀之权谋径山》,以架空世界观讲述孙坚战死后四大家族争权故事。相较于以往通过CG动画宣发新英雄,该作创新性地构建了王者宇宙体系,实现从观剧到游戏的沉浸式体验转化。

影视行业在时效性上的突破,推动了这种体验升级。以《仙剑奇侠传》为例,当游戏IP式微后,电视剧版本才得以播出,但这种怀旧情怀终究无法持续。而短剧与游戏的联动则为品牌提供了更为持久的互动场景。

随着市场逐渐从付费模式转向免费模式,短剧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在经历初期依赖流量购买换取用户充值的阶段后,当前短剧领域正加速向‘内容为王’的高质量发展方向演进。用户观影习惯随之发生显著转变,更偏好节奏紧凑、情节多变的短剧形式。短剧单集时长仅几分钟,全集观看仅需数小时,且内容全程保持吸引力。这种市场趋势不仅重塑了长剧行业格局,更促使平台采取多样化策略:部分平台开设短剧专区,也有平台自主调整内容结构,呈现出‘时长短、节奏快’的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短剧叙事深度的拓展,部分作品开始采用分阶段拍摄续集的方式,在维持短剧特色的同时延伸内容长度。以红果平台为例,其热门短剧《云渺》已启动第五部拍摄计划,系列化创作模式有效带动了用户预约热潮。数据显示,暑期档期间红果平台总预约量达3640万,其中《太奶3》预约量突破400万,《夫人她专治不服2》达百万级,而《云渺5》更以超200万的预约成绩展现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指出,短剧从剧本创作到上线的常规制作周期约为两个半月,若遇热门题材竞争,部分项目甚至被压缩至一个半月。尽管制作周期短,红果却能在暑期档实现上百部短剧的密集上线,其幕后筹备时间较长,早在年初便启动对优质内容的扶持行动。例如2023年1月,红果推出升级版“果燃计划”,在投资支持方面,优质项目可获得最高100%的资金投入,已成稿短剧则采用“保底 分账”的合作模式。该计划助力红果打造了《山河回响》《弄潮》《与尼同行》《旷野电台》《云端捕手》《舞动敦煌》等兼具时代感与艺术性的作品。

在自制领域,红果持续探索创新模式,近期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便是典型案例。该计划引入专业运营机构为演员提供服务,同时建立分账机制让演员直接参与收益分成。据数据显示,暑期档期间有33家影视厂牌在红果平台上线1078支预告片,总播放量突破2.5亿次。这些流量为厂牌构建了内容储备体系,目前多家厂牌已在红果开设官方账号,形成稳定粉丝基础。其中百川中文粉丝量达25万,互动量2.5亿;听花岛粉丝量31.5万,互动量2.4亿;容量短剧则拥有6.5万粉丝,互动量1.4亿。

从《还珠格格》首播27年后,红果终于推出具有相似IP价值的作品。这一商业逻辑并未改变,红果仍以精品内容为核心驱动力,在短剧赛道构建从创作到变现的全链路生态体系。通过整合行业资源与创新运营模式,平台正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机制。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