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32更新:2025-09-02 12:03:07
这个暑期档,一部尚未上映的影片《731》却意外引爆了全网关注。截至8月1日,猫眼平台已有超358万观众标记了"想看",淘票票平台也积累了197万条期待数据,这一数字刷新了售票平台的历史纪录,使其毫无悬念地登顶暑期期待榜。值得关注的是,影片名称中的"731"并非指代具体日期,而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番号,指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重罪恶的侵华日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即臭名昭著的"满洲第731部队"。这支由陆军军医中将石井四郎领导的部队,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细菌战研究基地,实施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影片名称的沉重含义与"7月31日"这一日期毫无关联,公众对"7.31上映"的期待,更多源于片方前期宣传与数字符号的直观联想。然而,真正值得探讨的是影片未能如期公映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大众对这段黑暗历史究竟了解多少。
关于电影《731》撤档事件的传闻纷起,其背后原因众说纷纭却缺乏确凿证据。「文娱春秋季」通过分析,试图梳理出更接近事实的脉络。传言一认为影片因内容尺度问题被举报,称其血腥残酷的画面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了家长群体的集体投诉。此说法虽具表面合理性——731部队的暴行本身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但其致命缺陷在于始终缺乏实质性证据。既无官方通告证实,也难寻举报者具体信息,更多源自自媒体对敏感话题的渲染,这种叙事方式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极易传播,却经不起事实推敲。
传言二则聚焦于审查制度,有观众声称通过试映发现影片核心情节存在争议。该叙事描述一名日本731部队实验人员在目睹非人道罪行后产生道德觉醒,最终选择救助被实验的中国人。若此情节属实,则影片未通过审查或存在历史表述问题。但需注意,这种将系统性军国主义罪行简化为个体救赎故事的叙事方式,本身就可能触及审查红线。影片涉及的731部队是日本侵略政策的产物,其成员是在国家意志驱动下实施的有组织犯罪,将此类历史用“坏人变好人”框架呈现,容易消解罪行的严重性,甚至为加害者提供道德开脱。尽管有此猜测,但同样无官方证据支持。
传言三关注影片自身质量,指出导演赵林山过往作品如《铜雀台》(2012年,豆瓣评分5.3)和《我的前任是极品》(2014年,豆瓣评分5.5)均未达到市场预期,因此引发对《731》艺术水准的疑虑。此说法虽属推测,却暗示电影撤档可能源于制作质量,而非单纯外部因素。毕竟,在题材敏感度与审查尺度之外,影片的最终命运仍需回归艺术价值与市场反馈的双重考量。然而,这一推测同样缺乏直接证据,仅能作为产业逻辑的可能解释。
在《731》命运尚未定论之际,不妨回望此前那些勇于触及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事实上,关于731部队的影像与文字记录早在1988年便已现身,该片由导演牟敦芾执导,以近乎纪实的手法全景展现日军在此期间实施的种种暴行。影片通过震撼的视觉呈现,将冻伤实验、活体解剖、毒气试验及"母爱"试验等残酷手段展现在观众面前,其内容尺度之大,成为香港电影史上首部被评定为三级的影片。该片的上映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支持者认为其以直白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真相,批评者则质疑其对血腥场景的过度渲染可能构成对苦难的消费。尽管存在争议,这部作品仍成功地将731部队的罪行深植于集体记忆之中。
此后,香港影视界陆续推出《黑太阳731续集之杀人工厂》(1992年)与《黑太阳731完结篇之死亡列车》(1994年),虽试图延续反战题材的创作,但影响力始终难以超越初代作品。1995年,台湾华视电视台制作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中,第三十集《死亡工厂731》以详实的史料和访谈,系统梳理并控诉了这支部队的罪行。该片制作人蒋纬国作为知名历史学者,其权威性为纪录片增添了分量。在东亚影视领域,韩国1991年电视剧《黎明的眼睛》也通过二战历史叙事,涉及了731部队的暴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媒体近年来对这一题材的突破性探索,2017年8月13日,NHK播出的《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成为焦点。该片核心依据是1949年苏联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对12名关东军战犯进行的审判录音档案,时长达20余小时。在录音中,731部队核心成员供认了细菌武器研发及活人实验的罪行,承认曾以“死囚”名义将中国、苏联平民作为实验对象。NHK作为日本最具公信力的公共媒体,此举不仅是对右翼势力美化侵略历史的有力回应,更体现了日本社会逐步形成的反思意识。
在文字出版领域,有关731部队的历史研究同样成果丰硕。日本作家森村诚一于1981年发表的纪实文学《恶魔的饱食》堪称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作为首部系统揭露731部队罪行的著作,其出版在日本社会引发巨大轰动。该书通过采访原部队成员并梳理相关档案,呈现了令人震惊的“食人”实验体系,但因部分细节缺乏严谨史实考证而引发争议。例如书中描述的离心机抽血实验、针管吸取体液制造木乃伊等情节,被诸多历史学家指出存在科学谬误。有批评认为作者为增强文学感染力,对部分美国解密档案进行了艺术加工。尽管如此,该书在唤醒公众对731部队问题的关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1983年再版时已对争议内容进行了大幅删减。相较之下,日本记者青木富贵子的《731:石井四郎及细菌战部队揭秘》则以扎实的调查研究著称,该书创新性地以石井四郎的战时日记为切入点,结合对美日多方人士的采访及新解密档案,揭示了战后731部队罪行被刻意掩盖的深层机制。书中特别指出,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高层曾通过秘密协议,获取731部队实验数据并赦免相关战犯,这种政治交易导致部分罪行未被彻底清算,为理解历史为何长期被尘封提供了关键视角。
在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军医中将石井四郎主导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该部队以进行生物武器研究而闻名。石井于1920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展现出强烈的野心和严密的组织能力。尽管《日内瓦议定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明确禁止化学与生物武器,他却认为被国际禁令限制的武器往往蕴含着更巨大的潜在价值。1932年,他推动成立了日本陆军军医学校的防疫研究室,这成为731部队的起源。次年,石井在哈尔滨东南的背荫河地区秘密建立了实验基地,名为“东乡部队”,开始了针对人体的细菌实验。作为一位善于煽动的演讲者,他通过宣传“最强国家都在研发细菌战”等论调,说服军方高层支持其研究。同时,他利用自主研发的“石井式滤水机”在军队中获得信任,将“防疫给水”作为其秘密实验的掩护。
根据NHK统计,当时日本全国有10所高等学府,至少30名医学专家被派遣至731部队,其中包括京都帝国大学的田部井和(专攻伤寒研究)、冈本耕造(解剖学领域)、吉村寿人(研究冻伤)以及东京帝国大学的多位学者。这些被称为“精英医者”的人员,为731部队的非法实验提供了“科学”与“人才”支撑。与此同时,石井利用其地域与家族关系,从故乡千叶县加茂村招募了上百名村民,涵盖技术人员与后勤人员,形成密不透风的“加茂部队”。在“精英”与地方势力的共同推动下,一个以活人为实验对象的“黑暗帝国”在中国东北建立。731部队总部位于哈尔滨以南24公里的平房区,占地面积达6.1平方公里,包含超过80座建筑。其核心区域为呈“口”字形布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内部人员称其为“口号楼”或“四方楼”。此区域安保严密,外围设有高墙、深沟与带电铁丝网,且由宪兵队长期驻守,对外声称仅限关东军司令官许可人员进入。该建筑群中心设有7号楼与8号楼,作为关押被侮辱性称为“马路大”(意指“原木”)的实验对象的特设监狱。这些“马路大”多为中国抗日志士、平民及苏联、朝鲜等国人员,被以“特别输送”名义由日本宪兵秘密押解至此。731部队进行的实验以极端残酷著称,其中“冻伤实验”尤为臭名昭著。吉村寿人主导的研究中,实验对象被强制将裸露四肢长时间暴露于零下30度以上的极寒环境,并不断浇淋冰水,人为制造严重冻伤。实验人员会详细记录皮肤、肌肉与骨骼坏死过程。伯力审判的目击者证词显示,部分中国实验者手指已完全黑化脱落,其余两人仅剩白骨。实验结束后,坏死组织被强行剥离,受害者四肢常仅存森森白骨。“毒气实验”则在密闭透明玻璃舱内展开,不同年龄段的实验者(含儿童)与鸟类共同被关入,随后释放芥子气、光气、氰化氢等毒气,通过观察窗与摄像机记录中毒反应直至死亡。原731部队成员越定男在著作中描述了受害者中毒后的惨状:口吐白沫、七窍流血,最终在剧痛中窒息身亡。此外,731部队还实施了细菌武器活体实验。实验对象被绑于同心圆排列的十字木桩上,随后从空中投掷或地面引爆装有鼠疫、炭疽、鼻疽等病菌的陶瓷炸弹。炸弹碎片造成创伤,导致受害者全身感染致命病菌,皮肤与肌肉逐渐腐烂脱落,最终在极度痛苦中死亡。伯力审判中,有卫生兵供述,有时会在实验者头顶引爆炸弹,使病菌直接覆盖全身以观察感染效果。除上述实验外,731部队还进行诸多泯灭人性的实验,如人与马血交换、活体倒吊致死、真空环境人体实验及所谓“母性极限测试”等。这些实验严重践踏人类尊严,将生命视为无足轻重,使科学沦为屠杀工具。
1940年,日本军方派遣“特别远征队”在中国华中地区展开细菌战行动,在浙江宁波一带通过空投方式散布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导致当地暴发鼠疫,造成数千名平民死亡。据日军内部文件《感染鼠疫跳蚤之效果略算法》记载,此次袭击投放了2公斤鼠疫跳蚤,直接致死104人,后续疫情扩散致1450人死亡。1941年,该部队在湖南常德重复实施生物武器攻击,投放1公斤鼠疫跳蚤致310人直接死亡,疫情蔓延致2500人死亡。1942年浙赣战役期间,日军在撤退时故意污染水源与食物,投放副伤寒和炭疽菌,造成中国军民重大伤亡。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关东军溃败,731部队奉命销毁证据。他们炸毁设施、用毒气与机枪屠杀囚犯、焚烧实验记录,随后秘密撤离日本。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战争罪犯未受到应有的审判。美国基于冷战战略需求及对细菌战研究成果的贪图,与731部队高层达成“秘密协议”——以豁免战争罪责换取全部实验数据。石井四郎等人借此逃脱东京审判,直至1959年去世时仅65岁。
731部队的“骨干”成员战后竟转型为日本医学界权威,如第二任部长北野政次成为“绿十字”制药公司总裁,吉村寿人任京都府立医科大学校长,户田正三则转任金泽大学校长。这些战犯的恶行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并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尽管好莱坞曾出品《辛德勒名单》等反映纳粹暴行的经典作品,但关于731部队的罪行仍需更多影像作品揭示。持续揭露这段历史,旨在警示世人铭记战争罪行,防范军国主义与极端思想的复活,确保类似悲剧永不重演。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