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探班!《超人》是怎么拍成的?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64更新:2025-09-01 22:00:25

去年夏季,我以《环球银幕》记者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与来自其他八个国家的媒体同仁共同参与了新版《超人》的唯一一次国际媒体探班活动。自疫情爆发以来,好莱坞逐渐减少了实体探班的安排,多数采访转为线上进行。在当前环境下,很难有电影项目能吸引如此规模的国际媒体关注,但《超人》的拍摄仍引发了全球媒体的特别重视,九国记者团队专程跨国参与报道。

作为DC漫画宇宙重塑计划的核心之作,也是詹姆斯·古恩执掌DC电影宇宙的首部作品,这部影片无疑值得期待。出于对电影制作的纯粹热情,我更期待亲眼见证动用两亿多美元制作经费的顶级制片团队如何运转。带着久违的探索欲望,我首次造访了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这座曾经见证钢铁时代辉煌的城邦,如今在影视拍摄的聚光灯下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克利夫兰的三天两夜行程安排得极为紧凑,且全程需保持高度保密。从机场打车至酒店时,司机是个蓄着花白头发的非洲裔中年男子,他注意到已连续接送四批人前往同一地点,便好奇地询问我们的目的地。为避免消息外泄,我含糊地表示这是为了一部新电影。司机随即笑着回应:"肯定是超人吧!"并主动分享起这座城市的超级英雄渊源。

克利夫兰不仅是超人诞生地,更是超级英雄文化的重要发源地。1933年,本地少年杰瑞·西格尔与乔·舒斯特在东区相遇,共同创作了标志性的超人形象。漫画中的超人所效力的都市,恰恰呼应了克利夫兰的工业城市特质。如今,这座城市仍以"超人之城"为荣,设有纪念两位创作者的"超级英雄之路"。

2025年版《超人》电影选择在本市取景,拍摄了大量实景镜头。这一决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让现代观众得以见证超人诞生地的真实风貌,也赋予了这座工业城市新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主题海报正式布景后,我们登上摆渡车驶入克利夫兰的历史街区。暮色渐沉时分,窗外的砖石建筑群呈现出与西海岸截然不同的风貌——沧桑的工业遗迹在夕阳下投射出斑驳光影,既显露出时光沉淀的破败感,又透着岁月静好的庄重气质。空旷的街道在暮色中泛着微光,行道树在风中摇曳成剪影。车最终停驻在一座砖红色外墙的百年影院前,在明日正式进组探班之前,这里将成为我们了解《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的故事》的沉浸式课堂。

我对克里斯托弗·里夫的了解仅限于他塑造的第一代超人形象,却未曾知晓其坎坷的人生轨迹。这部纪录片意外地打动了我,尤其是他对罗宾·威廉姆斯真挚情谊的刻画令人心潮澎湃。次日清晨,进入正式探班环节,剧组通过故事版形式阐述了《超人》电影的整体构思与新场景设计。作为DC宇宙联合CEO的彼得·萨弗兰亲临现场,他带着一丝幽默感坦言:"感谢各位莅临我们的'小'作品。"在分享与古恩团队的合作渊源、漫长的选角历程及DC系列电影的未来规划时,他特别叮嘱外联制片团队确保今日观摩的戏份衔接顺畅。

在詹姆斯·古恩与彼得·萨弗兰之后,本片的美术指导贝丝·米克尔与服装设计师朱迪安娜·马科夫斯基也加入了会议室讨论。这两位资深创作者作为古恩的长期合作伙伴,曾为《自杀小队》与《银河护卫队3》打造出充满辨识度的视觉风格。每当她们就职讨论时,总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却又充满专业深度。朱迪安娜特别分享了为克拉克·肯特定制眼镜的过程,她从百余副镜框中精心挑选出最合适的款式,强调需兼具70年代复古气质与现代审美,同时保持低调设计,确保观众的视线始终聚焦于演员的面部表情。为提升细节质感,她还特意为眼镜腿喷涂了哑光涂层。

为打造新版孤独堡垒,贝丝特地搭建了一个微型科学实验室,专注于研究天然水晶的生长模式。她试图通过捕捉有机形态向外延展的质感,结合海浪冲击的动态感与极地冰原的环境特征,构建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在一次性向导演展示了45个设计方案后,最终第一个提案被选定。

新版《孤独堡垒》中那种对事业的全情投入与执着热爱令人钦佩。国际记者小队抵达克利夫兰市中心拍摄现场时,沿途布满超人主题的围挡装置,制片团队早已等候就位并为记者佩戴证件,引导其前往监视器区域。此时正在拍摄第一幕尾声衔接第二幕的怪兽突袭场景,由于场景中需要大量洒水特效,制作方特别要求各机位一次性完整拍摄以确保画面连贯性。

不论采用何种景别构图,群演们反复进行走位排练,神情专注。正式实拍时喷淋系统精准启动,效果理想地完成首版拍摄。各部门迅速进入状态,以娴熟的配合推进下一组镜头。尚未完全消化现场氛围时,导演詹姆斯·古恩已带着他的三文鱼饭走近监视器,与团队展开轻松而深入的交流。值得关注的是,古恩导演的访谈内容已收录于《环球银幕》2025年3月刊,本文将不再赘述。

在结束对詹姆斯·古恩的采访后,他热情推荐我们品尝剧组的工作餐。恰逢用餐时间,制片人便带领记者前往相邻的办公楼。凭借多年拍摄经验,我深知《超人》剧组的餐食安排堪称典范,左右两侧整齐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餐品,不仅满足不同族裔成员的饮食禁忌,更非简单的盒饭,而是现场烹制的铁板热炒,厨师始终在旁随时待命。用餐间,饰演鹰女的伊莎贝拉·莫塞德主动上前寒暄。尽管她本不在采访计划之列,但凭借灵动的表现临时加入交流环节。这位00后克利夫兰本地女孩,巴掌大小的精致脸庞与矫健身姿令人印象深刻,参与大型制作却始终沉稳应对,谈吐间尽显专业素养。

在采访尾声,记者询问伊莎贝拉·莫塞德对新超人有何个人看法。这位鹰女笑着回应:"他简直是个工作狂,戏外时间全用来训练,每次喊'cut'后都要完成一整套俯卧撑,而且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像他这样频繁地吃鸡蛋!"

下午的拍摄以震撼的重场戏开场,巨型怪兽在片场踩踏运送乙ane气罐的货车,危急时刻,超人飞身而至,及时营救被困的小女孩。摄制组选择优先拍摄救人镜头,既因该场景可重复取景,又因遭破坏的道具车需重新搭建。监视器分屏实时对比电脑预演的动态效果与实拍画面,同时通过鼓风机制造多角度风势。新超人大卫·科伦斯韦反复冲入画面中心,以坚实的身躯护住小女孩,其肌肉线条在镜头下宛如古希腊雕塑般完美呈现。

随着导演一声“过”,演员们有序退场,镜头焦点随即转移至幕后英雄——特效爆破团队。制片主任通过对讲机迅速清场后,特效组负责人指挥起重机缓缓吊起沉重的道具,这些临时装置将在后期制作中被替换为怪兽标志性的巨型脚掌。整个流程严丝合缝,当第一副导发出“action”指令时,机械装置精准踏向货车,高压气罐在镜头前四散飞溅,完美契合剧情需求。Cut!现场爆发出热烈欢呼,操作起重机的团队成员骄傲地向众人挥手致意,彰显专业素养。

随着这场戏的落幕,我们终于迎来了与超人的深度访谈。大卫·科伦斯韦身着斗篷一屁股坐下,几乎占据了整个座椅。此时我才得以近距离观察,他脸上仍残留着战斗后的伤痕妆,呈现出与漫画形象高度契合的英俊面容,甚至与初代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有着几分神似之处。

大卫坦言,当面对人生重要转折点时,越是众人劝他"盲目接受",他反而越陷入深思。为把握这份机遇,他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按计划训练整整一年,日复一日的付出让他深刻理解扮演超人所需的代价。影片上映将带来新的事业阶段,但此刻他更渴望专注于当下,全情投入每一场戏的拍摄。在采访中,他展现出对媒体的尊重,与每位记者深入交流,即便被剧组紧急叫走,也总能在短时间内返回,带着风尘仆仆的神态继续对话:"刚才我们谈到的……"这种无缝衔接的专注力,恰似超人穿梭于各项任务之间的从容。当采访结束有人起哄要求见证他的超人时刻,大卫在临别时果断解开衬衫,露出胸前醒目的S标志,引得全场欢笑鼓掌。这让我想到,每一代观众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超级英雄,而如今的超人形象,正由他重新诠释。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自由探索的时光。沿着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穿过始建于1890年的The Arcade——这座承载着美国室内商业史的地标性建筑,古典美感至今犹存。随后漫步于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畔,途经克利夫兰棒球场与摇滚名人堂,这些场景在电影中曾多次闪现,此刻重游令人心生亲切感。如今回想,此次探班最深刻的体会在于亲身体验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完整运作体系。从资深导演到集团高管,从特效技师到场务助理,每个岗位都凝聚着独特的匠人精神,他们以专业态度投入工作,默契协作推动着每一部作品的诞生成为行业典范。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