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归队》的真实,体现在抗联小人物身上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21更新:2025-09-01 22:07:12

8月25日,电视剧《归队》在央视八套正式开播,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点剧目,该剧通过普通抗联战士的叙事视角,重现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抗战历程。胡军在剧中饰演抗联小队排长鲁长山(绰号老山东),他在微博发布了一段真挚的创作感言:"这个角色对我而言不仅是表演任务,更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脚步沉重、饥肠辘辘,却始终坚守着对战友的承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坚守。这段创作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抗联精神的温度与力量。"

为贴合角色形象,胡军提前3个月减重37斤,成功打造出与此前《北上》中船老大截然不同的抗联战士造型。剧中,鲁长山作为抗联小队的核心人物,被胡军形容为"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双重角色,展现出硬汉外表下柔软而忠诚的特质。《归队》开播当晚,胡军接受澎湃新闻专访,坦言对与编剧高满堂合作充满期待。他透露剧本令自己"欣喜若狂",因为该作品聚焦14年抗战期间普通民众的集体抗战历程。在谈及角色塑造时,他表示:"全剧通过多个小人物的命运交织,以小见大展现历史厚重感,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故事线。"剧组历时3个月拍摄,辗转辽宁、吉林等地,在零下30℃的林海雪原实景拍摄近1400场戏。胡军坦言,角色本身难以,拍摄环境才是真正的考验。谈及与多位资深演员的合作,他表示:"这些表演艺术家的加盟为作品增添了灵魂,他们不仅全情投入角色,更让每个历史瞬间都鲜活可感,每位演员的存在都不可或缺。"

演员胡军在谈及参演《归队》的契机时表示,最初是通过编剧高满堂的引荐接触到这个项目。这位资深编剧的邀约本身就令他充满期待,而深入阅读剧本后,他被其独特的视角所打动——作品以14年抗战为背景,却着重刻画普通人在战火中的生存状态,这种突破常规的叙事方式与以往抗战题材影视形成鲜明对比。剧本独特的视角与真实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聚焦于14年抗战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变迁,这种叙事手法与以往作品形成鲜明对比,促使我决定参与拍摄。

谈及"老山东"这一角色,胡军形容他如同"慈父严师"的综合体。作为队伍中最年长的成员,他将战友们视为亲生子女般呵护,尤其对田小贵的关怀堪比母鸡护雏。这个角色表面刚毅坚忍,却暗藏细腻温情,既通晓人情世故能灵活应对各种处境,又保持着纯粹的赤子之心。其复杂性体现在既能周旋于军匪之间游刃有余,又能凭借敏锐洞察力发现他人藏匿的粮食、察觉背后的隐情。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兼具胆识与谋略,既能孤身闯入匪窝解决危机,又能在危难时刻用智慧化解矛盾,展现出硬汉形象下难得的柔软特质。

澎湃新闻:请问您为这部戏特意减重了37斤?胡军:确实如此,这是真实的。为拍摄上一部作品《北上》(该片于今年3月在央视一套播出),我饰演了一位失意酗酒的船老大,特意增重至190斤以呈现角色的丰满形象。而接演《归队》后,需要塑造抗联战士的坚韧形象,因此必须减重。抗联战士在东北密林中面临极端生存环境,常处于饥饿与疲惫状态,显然无法维持臃肿体型。为此我严格控制饮食,体重最低时达到了156至158斤,前后变化约37斤。

澎湃新闻:作为队长,您与抗联小队成员之间如何建立信任关系?胡军:我们的部队最初处于被打散状态,成员们分散为不同战斗单元。在剧情初期,老山东这条线路主要负责带领田小贵(陈靖可 饰)这个年轻人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斗争,通过共同经历建立深厚情谊。

澎湃新闻:能否分享与陈靖可首次合作的感受?胡军:靖可在表演上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不惧吃苦,甚至过度担心自己可能拖累团队。这种谦逊态度源于他对自己要求的严格,实则他完全胜任角色。此前我零散看过他的作品,但《归队》中的表现堪称其职业生涯最佳。这次他饰演的角色存在显著的外形转变,展现了出色的表演层次感。在拍摄过程中,他常因角色理解不到位而感到困扰,但始终积极与我们探讨角色逻辑与情感表达,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在《老山东》与田小贵的访谈中,提及多位资深演员的特别出演。倪大红作为中戏师兄,与胡军不仅有着同门情谊,更曾多次合作;李洪涛则饰演剧中老山神角色,刘佩琦塑造了曾属东北军、后隐居山林的将领形象,而艾丽娅则扮演胡军的夫人。这些实力派演员的加入为剧集增添亮点,提升整体品质。不同于简单的客串演出,他们以深厚的艺术积淀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将每个角色演绎得鲜活立体,为作品注入了独特魅力。正是这些演员的用心诠释,让剧作在故事叙述之外,更显层次丰富与质感非凡。

在电视剧《归队》的拍摄过程中,胡军坦言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源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还原历史场景,剧组远赴杨靖宇将军战斗牺牲的白山地区取景,当地冬季气温常低于零下30摄氏度,积雪深度可达膝盖以上。寒风裹挟着冰粒袭面而来,犹如刀割般令人难以忍受。更艰难的是,拍摄区域多为原始地貌,剧组人员需徒步开辟取景路线,这种在极端气候下持续作业的体验,对全体演职人员都构成极大考验。胡军特别称赞团队在恶劣条件下的专业精神与坚韧意志。

在谈及电视剧《归队》中最触动人心的戏码时,胡军坦言最难忘的是"老山东回家"的场景。剧中,这位抗联战士历经磨难重返故土,见到久别重逢的妻儿。他渴望与断腿的儿子多加亲近,却遭遇冷漠回应。当儿子终于开口唤"爹",老山东内心的挣扎达到顶点——他本想回头,却因肩负"归队"的使命强忍泪水继续前行。这段情节深刻揭示了抗联战士"抛家弃子"的牺牲精神,他们明知回头可能意味着坚持的崩塌,却依然选择义无反顾地奔赴使命。

作为一名演员,胡军多次在影视作品中演绎军人角色。谈及未来想尝试的戏路,他表示更看重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度。当被问及是否会对其他类型的角色产生兴趣时,胡军坦言选戏过程中,缘分和创作冲动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他提到,若遇到与自己心灵相通、富有新意的角色或剧本,即便外界评价不高也会积极争取;反之,即便角色看似完美,若缺乏共鸣感,也会选择放手。这种对缘分的笃信贯穿其整个演艺生涯——他认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终将到来,过度强求反而会错失本该属于的机遇,因此始终坚持以个人感受和创作热情作为选择标准。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