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24更新:2025-09-03 09:35:07
如同其他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重生》虽在全球票房表现抢眼,但仍面临在中国市场全面突破的挑战。
影片在中国与北美市场同步上映,然而北美票房表现略显疲软。尽管该片首日票房为《侏罗纪世界》系列中最差,仍超出市场预期,成功斩获北美周三单日票房冠军。由于今年影片改于周三上映,与传统周五档期不同,结合美国独立日长假的影响,北美周末票房统计周期将延长至5天,预计首周末总票房可达1.25亿至1.4亿美元。考虑到前作《侏罗纪世界2》《侏罗纪世界3》在北美市场口碑欠佳对系列IP的冲击,此次表现已足以令环球影业松一口气。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周三在38个地区收获2600万美元,预测首周末海外票房将达1.3亿至1.4亿美元。综合来看,影片全球首日票房突破5650万美元(约合4亿人民币),首周末全球票房有望攀升至2.55亿至2.8亿美元。
相较之下,该影片在内地市场第三日票房仅为1.4亿,整体票房预期不足6亿元。
尽管该片已稳居2025年好莱坞电影在内地市场的年度票房冠军宝座,但与《侏罗纪世界3》的10.59亿票房相比,仍出现约4亿的票房跌幅。从口碑层面来看,影片在北美市场的评价尚未达到内地水准。
《侏罗纪世界》系列的豆瓣评分6.4虽属中规中矩,却与《侏罗纪世界2》基本持平,且优于《侏罗纪世界3》。而在北美市场,CinemaScore的观众反馈为B级,相较之下,《侏罗纪世界2》和《侏罗纪世界3》均获得A-的高分。但这一系列始终保持着对口碑的独立性,对于影迷而言,盛夏时节在影院见证震撼的恐龙追逐场面,远比评分数字更具吸引力。
然而,尽管影片在内地的口碑未如预期般低迷,甚至因导演爱德华斯在怪兽惊悚片领域的专业素养,使《侏罗纪世界4》重新回归《公园》系列前三部的基调,为何该片仍面临内地票房下滑?是影片自身存在短板,还是好莱坞怪兽题材在中国市场已显疲态?今天咱们就一起探讨这部《侏罗纪世界:重生》。一、三个"惊喜"影片最大的亮点在于斯皮尔伯格与《公园》系列编剧的集体回归,成功重启了32年前的经典叙事框架,令恐龙元素全面复出至《公园》三部曲的水准。从故事层面看,剧情设定在《侏罗纪世界3》五年后,此时幸存的恐龙已退守至赤道附近热带孤岛,人类被全面禁入,但英根医药公司为研发心脏病治疗方案,组建专业团队前往采集沧龙、泰坦巨龙及风神翼龙的生物样本。
由娜奥米·沃茨饰演的佐拉、阿里·阿里的邓肯,以及乔纳森·贝利扮演的卢米斯博士率领的小队,在孤岛冒险科幻惊悚片中展开生死较量。鲁本一家则沦为牺牲品,从踏上岛屿被沧龙与棘龙围猎的那一刻起,影片便进入紧张的生存模式。小队成员需在海上、陆地与空中穿梭采集样本,却不断遭遇恐龙的立体追杀——沧龙在海域展开群战,风神翼龙在悬崖发起突袭,霸王龙在水域展开追逐,畸王龙则在基地制造逃亡危机,接连不断的高潮迭起将观众带入极限刺激的生存挑战。
续作摒弃了前作中恐龙守护人类的设定,巨型生物重归原始野性状态,配合令人毛骨悚然的变异形态,整体恐怖氛围显著升级。影片故事脉络简洁明了,仅需简短概述便能掌握核心情节,编剧大卫·凯普与导演爱德华·斯刻意选择以直观的视觉呈现替代复杂叙事,将创作重心投入震撼的动作戏码与顶级特效制作。尽管剧情架构简单,但导演对巨兽的视觉表现力依然保持高度把控,成功拓展了恐龙生态的地理范围。影片中登场的恐龙种类堪称琳琅满目,包括腕龙、翼龙、沧龙、棘龙、角龙、迅猛龙、变异迅猛龙、双脊龙、副栉龙、霸王龙、泰坦龙、犀鸟嘴风神翼龙、美颌龙、畸形霸王龙等,这些生物的登场彻底征服了恐龙爱好者。
导演在展现恐龙战斗力方面展现出非凡功力,通过多样化的极限追逐与逃生场景,全面呈现了这些史前生物的威慑力。其中,深海巨兽沧龙在侏罗纪系列中首次成为戏份最多的角色,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海上统治力,更与棘龙形成默契协作。从场景设计到动作编排,皆体现了沧龙出众的战术素养与高智商特性,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在《侏罗纪世界》系列中,曾经因战斗力大幅衰退而难以匹敌南方巨兽龙的霸王龙,如今不仅恢复了巅峰战力,更意外掌握了游泳技能。这一变化使得它能够突破原有活动范围,对鲁本一家展开更具威胁性的河流追击,展现出全新的致命姿态。
新晋成员风神翼龙以无可匹敌的力量诠释了"上山入海"的真正含义,令人类束手无策。
无疑,最具颠覆性的角色当属新一届「王者畸王龙」,作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打造的生物实验体,其异形化的恐龙形态令人咋舌。相较于观众愈发熟悉的霸王龙老奶奶形象,这一基因改造生物反而成为全片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存在,甚至在影片中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恐怖高潮。
电影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唤醒了《侏罗纪公园》系列老粉丝的怀旧情怀。原班编剧团队的回归不仅忠实还原了小说核心情节,更实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初代三部曲中未能展开的震撼场景——霸王龙在水中追击的惊险画面,为经典IP注入了全新活力。
作为斯皮尔伯格的忠实粉丝,爱德华斯在作品中大量借鉴了第一部《侏罗纪公园》的细节和桥段。
该情节中,邓肯使用燃烧棒引诱畸王龙的场景,明显借鉴了《侏罗纪公园1》里博士在雨夜中诱捕迅猛龙的经典桥段。
当约翰·威廉姆斯那气势恢宏的主题旋律再度响起,仿佛时空瞬间折叠,将老一辈观众带回1993年那个颠覆影史的夏日夜晚。影片最具震撼力的呈现,莫过于精心制作的恐龙追击人类场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深谙如何在银幕营造"巨物恐惧"的沉浸感,巧妙运用海陆空三类恐龙群,通过由若隐若现逐渐转为全景呈现的手法,层层递进地强化视觉冲击。片头序章便已展现惊世效果,畸王龙在猩红烟雾中现身,观众仅能窥见其轮廓与利爪,而基地工作人员陷入烟雾的尖叫声,则完美诠释了这头巨兽的致命威胁,直至影片结尾才迎来震撼全貌。
小队执行突袭任务的第一波攻势中,沧龙以战术指挥官的身份率领副手棘龙,在海上展开了一场令人心惊胆战的围捕行动,紧张感如潮水般涌来,令人窒息。
棘龙以撞击与拦截为战术,迫使人类猎物退避,而沧龙则伺机破水而出,终结猎杀。这种恐龙联手所形成的统治秩序,令人心生敬畏。
影片中,霸王龙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游泳新姿势,风神翼龙在神殿引发的追击战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然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终局时刻畸王龙的登场,它自迷雾深处破雾而出,血盆大口直接撕裂救援直升机,漫天火光中那缓慢而残忍的现身方式,让观众不禁屏住呼吸。
爱德华斯通过低角度仰拍镜头的运用,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让恐怖氛围更具张力,这种手法与他经典作品《哥斯拉》中那令人窒息的红色烟雾形成了微妙呼应。而泰坦巨龙的群落则如同漫长追逐间的一次短暂休憩,在视觉冲击与叙事节奏间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编剧与导演的完美协作使得《侏罗纪世界3》重新点燃了系列作品的震撼力,通过恐龙巨兽展现人类原始本能的恐惧。然而,影片尽管斩获好莱坞内地年度票房冠军,仍未突破10亿大关,这背后存在三大遗憾。首先,爱德华斯的导演表现略显拘谨,这位以《怪兽》开启导演生涯、曾打造《哥斯拉》与《侠盗一号》等口碑佳作的创作者,本应是重启侏罗纪系列的最佳人选,但在本片中似乎未能完全释放其潜力。
或许正因斯皮尔伯格的参与,《巨兽》在美学呈现上相较于其以往作品显得更为克制。尽管如此,导演仍通过局部细节暗示与低机位俯拍等手法,成功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氛围与极具冲击力的恐怖场景。影片的观赏体验呈现多重维度:某些桥段令人联想到《大白鲨》的紧张氛围,部分场景又仿佛置身于《金刚骷髅岛》的丛林奇观,动作戏码的处理方式亦带有《夺宝奇兵》的冒险风格。而结局则融合了《异形》的末日感与《哥斯拉》的史诗壮阔,形成独特的叙事张力。
最终,他仿佛在聚光灯下完成了一份勉强及格的答卷,虽未彻底释放潜能,却也难言出色。而最受争议的,莫过于人类角色的表现。主角团表现平平,寡姐饰演的佐拉则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与高智商,即便在极端困境中仍能保持高效行动,持续与恐龙展开激战。
女雇佣兵的形象说服力略显不足,毕竟谁能将如此出众的外貌与危险的职业属性相提并论?相较之下,《绿皮书》中马赫沙拉·阿里的表演为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细节,然而关键情节的处理却弱化了其应有的分量——当主角面临最严峻考验时,戏剧性的自我牺牲最终以侥幸脱险收场,这种转折反而消解了角色的深度与感染力。
无疑是最不幸的遭遇,莫过于鲁本一家四口意外闯入恐龙岛。
若仅从叙事合理性考量,影片将毫无实战经验的一家四口置于恐龙追杀场景中已显荒诞。该家庭成员的戏份频繁引发观众不满,此类强行植入的角色设定或许应被删减,将叙事焦点回归至恐龙与主角团之间。此外,影片的伤亡人数设定过于单薄,大量角色牺牲仅止于三人,其中还包括一个注定灭亡的反派。对于标榜"致命任务"的影片而言,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未能达到预期。剧情方面,其套路化程度亦较为明显,尽管特效场面能满足对"无脑爽片"的期待,但面对经历过多元叙事的当代观众,传统的好莱坞模式已显陈旧,缺乏创新性。全片不过围绕三次恐龙采血与逃出生天的主线展开。
科幻怪兽片本可不必拘泥于复杂情节,但此类影片的逻辑漏洞却层出不穷。最令人费解的当属鲁本一家四口的设定——既然无法通过剧情推进来强化他们的战斗力,只能让恐龙在关键时刻展现异常克制。尤其是那只战力全满的霸王龙,俨然化身人类盟友,其行为之矛盾堪称教科书级别。例如大女儿驾驶气垫船的桥段,霸王龙竟视而不见,这种刻意为之的"装瞎"设定,或许正是它历经六部侏罗纪系列电影后的心理蜕变——早已将人类视为可信赖的伙伴。
那场水上追逐不过是IP与人类之间充满趣味的互动,朋友间的较量又岂能谈得上刻意保留或释放悬念?然而,这个IP历经32年发展已衍生出7部作品,尽管以“重生”为名,但故事内核始终围绕《侏罗纪公园1》展开,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事实上,无论制作多少续篇,其核心叙事框架始终如一,昔日首次目睹恐龙时的震撼与紧张早已消逝,老观众的热情也随之减退。
在特效大片层出不穷的年代,年轻观众早已习惯了密集的视觉奇观轰炸。他们难以复刻老一辈初见《侏罗纪公园》时,主角们首次目睹恐龙的震撼场景,那种被配乐烘托出的澎湃激动早已被稀释。或许并非电影本身质量下滑,而是属于侏罗纪的黄金时代正在落幕。这种失落感在《侏罗纪世界:重生》的三个遗憾中尤为明显。
谈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不禁引出更深层的思考:并非《侏罗纪:重生》的制作水准欠佳,而是整个好莱坞体系正逐步丧失在内地市场最后的堡垒——怪兽科幻类型片。自19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好莱坞成功培育了稳定的观影群体,使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二大票仓。
2000年以后,好莱坞逐渐陷入创意匮乏的困境,开始转向系列电影的工业化生产,其中漫威与DC的超级英雄系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然而,随着好莱坞大片制作模式的趋同化和政治正确观念的盛行,各类影片在内地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这首先体现在漫威、DC旗下的超级英雄电影票房持续走低,更不用提《白雪公主》这类动画改编作品的遇冷表现。传统动作类型片如《速度与激情》系列也遭遇票房瓶颈,即便是汤姆·克鲁斯倾尽全力打造的《碟中谍8》,最终也未能突破5亿票房大关。
好莱坞电影整体面临内地市场持续萎缩的挑战,在众多类型中,唯有怪兽电影仍被视为好莱坞抵御市场下滑的最后堡垒。以《侏罗纪世界》系列为例,该系列首部作品全球票房突破16.4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贡献6.53亿美元,而中国内地更是斩获14.18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侏罗纪世界2》全球票房累计达13.1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以近1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成为该片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尽管《侏罗纪世界3》全球票房表现不及预期,仅为9.87亿美元,但中国内地仍贡献了10.59亿人民币的票房。而去年在中国内地取得最高票房的好莱坞电影《金刚大战哥斯拉2》,其全球票房约为5.7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市场以9.56亿人民币的票房成为海外最大票仓。
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二位的好莱坞巨制《异形:夺命舰》全球票房已突破3.5亿美元大关。其中北美市场收获1.053亿美元票房,中国内地票房达到7.86亿元人民币,两者票房规模几乎持平。
这一现象背后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是中国观众对怪兽题材电影的持续热爱;另一方面则是国产怪兽片整体供给的匮乏。尽管近年来国产特效电影突飞猛进,《流浪地球》系列已能与好莱坞作品媲美,但真正意义上的怪兽大片仍主要活跃在网大领域。相比之下,《侏罗纪世界:重生》不仅提供了震撼的视觉体验,更以多重元素满足不同观众需求——既有惊险刺激的大恐龙追捕戏码,也包含温暖的家庭情感线,更有对经典场景的致敬情怀,同时还引入全新恐龙物种。影片在创新与情怀之间找到了巧妙平衡,堪称导演对观众的用心之作。
尽管如此,该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成绩仍相当亮眼,有望问鼎年度好莱坞内地票房冠军。但相较于自身过往的辉煌表现,其最终的票房数据似乎未能突破历史纪录,亦可视为好莱坞怪兽类型电影在历史成就上的自我超越。
尽管霸王龙依旧保持着其经典的形态,但如今的中国市场已不再是昔日好莱坞大片大获全胜的"侏罗纪世界"了。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