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18亿做非IP电影,苹果拍《F1》到底咋想的?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14更新:2025-09-03 15:13:02

回望过去,诸如《速度与激情》系列及《极速车王》等作品曾以机械朋克美学与兄弟情谊主题激发出观众的纯粹热情。彼时的好莱坞仍坚信优质剧本与精良制作足以赢得观众,无需依赖商业IP。而今,科技巨头苹果以三万亿美元的市值为背书,耗资打造其史上最贵非IP电影之一《F1:狂飙飞车》,试图重燃好莱坞的浪潮,却令人感到些许另类。

六年来,苹果在好莱坞持续重金投入,但旗下作品尚未取得任何票房突破。这部由布拉德·皮特主演、耗资逾2.5亿美元的影片,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言,'不仅仅局限于赛车题材',更被视作苹果内容战略面临公众检验的风向标。

电影《F1:狂飙飞车》宣布将于6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恰与北美市场同步。此前曾表态要减少好莱坞电影引进的政策,如今似乎已被搁置。影片在首映前的中国综合票房(含预售)已突破950万元大关。苹果公司CEO库克自上任以来便开通了与推特同步更新的微博账号,并在此次特别为中国观众发布推荐帖,透露出强烈的市场推广意愿。

国内观众对暑期档票房热情已然降温,连苹果TV 的《F1》也难逃被泼冷水的命运。尽管清明、五一等假期档期的表现已为暑期档敲响警钟,但这部由流媒体巨头打造的电影却自带光环:观众将在片头看到与日常手机界面相同的Apple TV 标志,这标志着其在影视领域的重大战略转向。影片集结了布拉德·皮特、科辛斯基与布鲁克海默三大重量级阵容,前者以超过2000万美元片酬担纲主演并享有票房分成,后二者分别凭借《壮志凌云2》全球15亿美元票房纪录与《加勒比海盗》系列商业传奇加持,构成罕见的"票房三剑客"组合。据华尔街日报披露,苹果为争夺该项目投入近2.5亿美元,这一价格远超行业常规水平,甚至在好莱坞制片厂竞价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魄力。

苹果的投入远不止财务层面,其对电影项目的扶持贯穿技术与营销全链条。为呈现极致的赛道体验,影片采用专为IMAX银幕研发的高性能摄像设备,通过突破性影像技术捕捉真实赛车的震撼瞬间。导演科辛斯基的团队更是获得特殊权限,在2023与2024赛季的F1大奖赛现场进行沉浸式拍摄,其摄制组被冠以"第11支车队"的称号,与专业赛车队伍并肩作战。尽管未提及使用iPhone拍摄,但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在《综艺》专访中透露,影片中部分创新摄像技术已成功移植至最新款iPhone相机系统。在营销领域,苹果同样展现出超常规的投入力度——WWDC 2025大会的开场环节被《F1》宣传片占据,库克携布拉德·皮特与F1七冠王汉密尔顿共同担任影片监制,这种级数的明星阵容通常只出现在iPhone新品发布或Vision Pro产品亮相时。更值得注意的是,苹果首次为电影推出Apple Pay购票专属优惠,通过其生态系统的支付能力将用户转化为观影群体。

苹果公司尚未拥有自主的院线发行体系,其最新赛车题材作品《F1》的全球发行权已交由传统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负责。双方达成的分成协议意味着,在中国大陆这一Apple TV 尚未布局的市场,《F1》的票房表现将更多依赖华纳兄弟的运营策略。讽刺的是,在影片上映仅两周后,华纳兄弟即将推出年度重磅电影《超人》,其宣传资源与排片安排显然将优先倾斜至自身主控项目。这种合作带来的"寄人篱下"局面似乎已引发苹果高层关注,据内部消息透露,苹果高管正探讨建立独立院线发行部门的可能,展现出"为获取关键资源甘冒风险"的魄力。苹果对好莱坞的野心绝不仅限于资本投入,其目标直指影视产业链的全面掌控,正如当年构建iPhone完整供应链体系般坚决。

随着巨额资本投入,苹果的增长焦虑愈发凸显。这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以手机和电脑等硬件产品为核心业务,却持续将数十亿美元用于影视内容领域。在众多分析师眼中,Apple TV 的战略价值仍充满神秘色彩,鲜有人深入探讨其背后逻辑。实际上,苹果的这一举措本质是为应对增长瓶颈而采取的转型策略。通过构建自主的内容生产体系,苹果正试图完善其服务生态布局,以此对冲未来可能出现的业务风险。

Apple TV 采用月费10美元的订阅模式,同时作为Apple One捆绑套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游戏、云存储等服务形成组合销售。这种打包模式不仅强化了苹果服务业务的收入结构,更通过内容入口效应实现多重商业价值。当用户主动打开Apple TV应用时,苹果可借此平台推广其他流媒体服务,并通过分成机制获取收益。

从长期战略角度看,自主内容生产能力成为苹果抵御行业风险的关键举措。随着流媒体平台生态的演变,内容供应商可能逐步减少对苹果设备的依赖。通过建立自有内容体系,苹果能够确保在数字内容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为硬件业务提供持续的价值支撑。这种战略布局体现了科技巨头在产业转型期的前瞻性考量。

自2019年正式推出以来,Apple TV 一直坚持“优质原创内容”的核心策略。与Netflix依靠内容数量取胜的模式不同,该平台更注重每部作品的精雕细琢,致力于呈现苹果品牌所倡导的高端与精致特质。这一理念催生了诸如奥斯卡最佳影片《健听女孩》(CODA)、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史诗电影《花月杀手》以及科幻剧集《人生切割术》等广受好评的作品。然而,尽管口碑出众,Apple TV 在大众市场的渗透效果却并不理想。尼尔森数据显示,其在美国的订阅用户数约为2720万,显著低于同期上线的Disney 和HBO Max。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留存率问题,Antenna研究指出Apple TV 月度用户流失率达6%,是Disney (3%)的两倍、Netflix(2%)的三倍。这种现象反映出内容库规模的短板——由于拒绝引进外部老片库,Apple TV 目前仅拥有数百部原创作品,难以与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竞争者抗衡。

面对《综艺》杂志的质疑,库克为苹果坚持的"小而美"创作理念进行了辩护。他认为虽然采购现成片库是进入影视行业的快速途径,但这种方式始终无法体现苹果的精髓。他强调,苹果追求的是能够展现团队创作激情的原创作品,而非像《我的世界大电影》那样可能面临口碑争议却能取得高票房的商业项目。这种战略选择背后,是苹果对突破传统影视圈层的渴望——他们需要一部能够引发非核心观众群体广泛讨论的现象级作品,以推动用户增长。因此,《F1》的制作被寄予厚望,这部影片旨在打造"四象限"效应,即同时吸引男性、女性、年轻群体和年长观众。然而,在影片上映前的市场调研中,这一目标遭遇挑战:数据显示《F1》主要吸引力集中在老年男性赛车迷群体,女性及年轻观众的兴趣值相对较低。

苹果在《F1》电影的宣传推广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缺乏自主的发行渠道使其难以有效触达Apple TV 尚未覆盖的市场,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当前,竞争对手亚马逊凭借收购米高梅已构建起完善的发行网络,Netflix亦持续探索线下放映模式。苹果若要在好莱坞建立稳固地位,自建发行体系或成为必经之路,但此举意味着巨额且持久的资本投入。这进一步引发思考:苹果未来在内容领域的投入规模究竟有多大?这种投入是否会侵蚀盈利能力?尽管苹果以巨星阵容和顶尖制作吸引关注,如乔恩·哈姆主演的《掩耳盗邻》与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免责声明》,但华尔街仍对其战略存疑。今年科技七巨头中,苹果股价累计下跌近20%,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迟缓、Siri的升级滞后更是导致市值蒸发约750亿美元,并引发散户集体诉讼。在此背景下,苹果在好莱坞的大手笔投资,或将成为决定其战略成败的关键变量。若该片如过往冲奥作品般获得专业口碑与奖项,却难以激活大众市场,可能加剧资本市场的质疑,使苹果对好莱坞的布局更加谨慎。赛车已驶出起点,但其最终能跑多远仍充满未知。好莱坞的运作逻辑始终伴随着不确定性,它不仅考验技术实力与制作水准,更需要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和命运的些许眷顾。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