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抢滩大IP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47更新:2025-09-05 19:33:33

近日,由经典IP《还珠格格》改编的短剧《还珠》开机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而《家有儿女》原班人马主演的短剧《家有小杠精》亦于上周官宣开机。值得注意的是,除经典影视IP外,短剧平台正加速布局头部小说IP领域。此前被视为长剧专属的高成本IP,如今正成为短剧市场争相争夺的热门资源,这一趋势不仅彰显了短剧市场的扩张野心,更体现了平台对优质内容资源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短剧IP化并非新现象,早在古风、末世、甜宠等题材盛行时,部分短剧已开始尝试改编网络小说。自2023年涉足短剧行业,大花发现各大平台均会提供一些冷门网络小说作为改编资源。这些作品既包含短剧平台自主创作的内容,也有网文平台批量转介的IP。在一次与某短剧平台的合作中,该制片人承接了古风小说的改编项目,认为其中大量未被短剧中展开的细节具备开发长剧的潜力,因此试图通过长剧改编渠道获取该作品版权。然而,其了解到不同品类网文IP在改编市场中的价格差距可达十倍以上——某些IP以数百万价格打包售出,单部折算仅万余元,而通过长剧改编渠道接洽时,报价却高达数十万元。据JOJO透露,许多被短剧平台选中的冷门IP实为双方资源置换的结果。例如,网文平台向短剧平台开放上千部作品,短剧平台在改编后为网文平台输送流量并分配分成,形成互利共赢的模式。

谈及大IP布局,大花与JOJO指出,短剧平台具备支撑超级大IP成本的能力,而普通短剧制片方则难以与平台抗衡。他们认为,即便超级大IP的授权费用看似高昂,相较于短剧制作成本仍具吸引力,但实际改编过程中涉及的制作、演员及宣发开支将进一步推高总成本。因此,唯有平台主导此类项目才能实现资源统筹与风险控制。“以我为例,制作一部优质短剧需投入约60万元,而超级大IP的版权费用动辄百万起步,远超多数短剧成本。”大花坦言,对于90%的短剧制片方而言,这笔费用堪称天价。她强调,当前仅有头部短剧平台具备承担大IP改编全流程高成本的实力,中小型制片方若贸然涉足,可能在制作阶段就陷入资金困境。“购买IP后便无力支撑制作,而这笔费用足以完成三部常规短剧。”大花计算后认为,分散资金投入更有利于公司稳健运营,相较于押注爆款的高风险,选择稳妥的多项目开发更为实际。她还透露,部分短剧平台已开始布局热门IP改编,正与网文平台及版权方探讨如《百妖谱》《杀破狼》《AWM绝地求生》等长剧难以触及的超级头部IP。

短剧IP改编阶段,内容适配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部成功改编的短剧案例显示,系统、重生、末世、耽美、百合等题材在市场上表现突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以'系统'设定为核心,结合紧凑的任务推进机制与强烈的逆袭爽感,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在红果站内热度曾突破9893W;《绾凝妆》《重生美妇不好惹》《致命女人》等作品则通过时空回溯叙事构建复仇爽感,持续收获用户关注。

短剧的魅力在于其癫狂的风格、天马行空的创意、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极具个性的主角设定。相较之下,长剧虽在探索新颖人物与情节,却因需维持严密的逻辑链条与剧情完整性,导致网文IP改编时常受限。短剧凭借拍摄周期短、制作成本低的优势,可直接呈现颠覆常规的创意内容,无需复杂铺垫。而长剧观众对人物弧光与故事架构有更高期待,创作者必须遵循'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法则,通过多集递进塑造角色深度,构建缜密的叙事体系。

JOJO对诸如《还珠格格》《家有儿女》《折腰》等经典长剧IP及热门长剧改编的短剧表示质疑。她指出,IP改编需重视适配性差异,从叙事节奏、内容深度和受众期待三方面剖析了长短剧改编面临的困境。首先,叙事节奏存在冲突:长剧通过慢节奏铺陈情感主线,而短剧需要分钟级的强冲突与反转,她认为《家有儿女》日常幽默的碎片化压缩会导致核心价值流失;其次,内容深度难以承载:《还珠格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在短剧时长内无法完整呈现;最后,受众期待产生矛盾:长剧粉丝追求高度还原原著,而短剧常以追求爽感为改编导向,易引发原著党抵触情绪。以《昭示录》为例,该短剧在《九重紫》播出后上线,虽保留原班人马,并在时间线上有所区隔,但播出效果仍未达预期,印证了长短剧IP适配逻辑的本质差异。

争夺长视频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核心目标。尽管短剧制片方尚未涉足这场IP竞争,但平台方已瞄准头部IP资源,旨在重塑行业形象。大花指出,短剧平台通过引入大IP,既可向观众传递内容升级的信号,亦能向广告主与资本展示市场潜力。这种行为本质是对长视频平台长期垄断优质IP的挑战,彰显短剧赛道寻求话语权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短剧市场虽活跃,但与长剧相比仍处于低位。若超头部IP能在短剧领域形成爆款效应,将有效弥合二者间的文化认知差异与价值壁垒。

大花认为,短剧平台推动IP改编本质上是在寻求可持续的商业路径。当前短剧主要依赖分账和点击付费模式,但这种盈利方式容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和对爆款的过度依赖。而具有长期运营价值的大IP,能够有效分散这种风险。这场围绕IP的争夺战,关键不在于是否能复制长剧的运营模式,而在于如何构建符合短时长内容特性的开发逻辑。当长剧仍以深度叙事塑造IP价值、纠结改编还原度时,短剧若能通过三分钟强冲突的节奏重构IP叙事体系,其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将超越碎片化流量收割,形成突破长短视频边界的新商业生态。随着大IP从长剧专属资产转变为短剧突破内容瓶颈的工具,这场资源争夺战或将引领整个行业完成从短期流量获取到长期价值积累的转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