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浮生》首波口碑出炉,这一次新瓶装旧酒,可谓是平平无奇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5更新:2025-09-11 02:12:11

追光动画的《白蛇》系列作品自2019年启动,历经"缘起"与"浮生"两部,最终在五年后的2024年完成这一史诗级IP的呈现。该系列以独特的国风美学风格著称,成功塑造了追光动画的辨识度。在系列正式展开前,追光曾推出《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探索性作品,为后续发展积累经验。直至《白蛇:缘起》斩获市场与口碑双重认可,才真正确立了追光动画"唯美国风"的创作定位。

后续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与《新神榜:杨戬》则将传统神话元素与赛博朋克风格相结合,追光动画致力于构建一个神界与凡界相互关联的宏大宇宙体系,而《白蛇:青蛇劫起》作为这一体系的奠基之作,率先实现了世界观的拓展与衔接。

《长安三万里》取得18.24亿元的票房成绩,以大唐盛世为背景将追光动画推向新的高度,同时成为其成立十周年的里程碑式作品。在这一成功之后,人们不禁质疑追光动画是否仍能保持创作水准?系列第三部《白蛇:浮生》以全新形式演绎经典故事,重新诠释白娘子与许仙的传奇。追光动画在技术、美术、特效及人物造型等方面始终保持着国内顶尖水准。

但从首轮观众反响来看,第三部《白蛇》在故事改编上显得过于谨慎保守,与前两部相比缺乏突破性创新。最具突破之处在于许俊角色的重塑,其人设从过往的优柔寡断转变为挺身而出保护妻子的勇者形象。然而,目前看来想要复制《长安三万里》的票房成绩已颇具挑战,整体表现或将难以企及。

当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过往的点滴记忆却难以轻易抹去。对于未曾观看系列前传《缘起》的观众而言,这无疑会削弱观影的整体体验。而第二部的缺失对剧情理解影响相对较小,影片的主线叙事顺序建议为:第一季、第三季、第二季,这样的观看节奏更能体会故事的完整脉络。

《白蛇:缘起》在技术创新与叙事创新上同步发力,为经典故事创作前传。影片原创了许仙的前世阿宣这一角色,讲述了这位勇敢的捕蛇少年为救小白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而续作《白蛇:浮生》则以小青的视角展开,通过"他到底是不是阿宣"的疑问,多次暗示许仙与阿宣实为同一人的设定,引发观众对角色身份的深层思考。

在深化小白与许仙跨越两世的情感羁绊时,影片巧妙地将两部作品融为一体,迅速唤起了影迷们的集体回忆。原作中颇具分量的配角李公甫,因其天生习得狗拳的特质,形象竟与某位"故人"惊人相似。剧组几乎直白地暗示他便是前世的"肚兜",这般改编是否得体?

尽管角色的言行举止颇受观众喜爱,甚至在改编版本中巧妙吸收了许仙的戏份而成为核心人物。观影时曾担心导演会突然安排白蛇与小青发展感情线,所幸最终并未出现此类情节。作为贯穿整个系列的重要法器,宝簪在本作中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白素贞曾有"洗手为妇,不再施法"的念想,最终选择将宝簪埋藏于后院古树之下,象征着对法力的告别与对凡尘的妥协。

旨在远离修仙界纷争,只为在这红尘俗世中与许仙过上平凡生活。宝簪现世之际,宝青坊主这位魅惑众生的狐妖,自然继续以神秘大能之姿扮演搅局者的角色。若失去她的助力,故事便失去了灵魂。

作为古装奇幻系列电影中引人注目的存在,宝青坊及其女主人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打造传世法器的工坊,到在修罗城的幻境中暗中交易情报,再到最新篇章中以戏班形式借《西厢记》典故演绎市井奇谈,这些充满东方韵味的设定不仅丰富了世界观,更成为串联剧情的重要纽带。五年光阴转瞬即逝,但阿宣、大黄、纸伞、宝簪等承载着观众情感共鸣的符号依旧鲜活,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小青历经五百年时光仍始终陪伴在小白身旁的宿命羁绊。

当那些熟悉的面孔再次聚首,仅仅是重逢的瞬间就足以触动人心。或许,唯有再次相见才能成为疗愈思念的良方,让过往的回忆随风而逝。

经典重现,如何避免陈词滥调?若《白蛇:缘起》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存在,小白、小青与阿宣的传奇故事已然足够动人心弦。将正统剧情与广为人知的情节巧妙融入彩蛋,选择不延续正传或许也是一种高明的策略,令人回味无穷。

面对如何创新以不负经典故事的挑战,追光动画推出了《 白蛇:青蛇劫起 》。该片中小青的角色形象延续自李碧华版《 青蛇 》的血脉特征,展现出敢爱敢恨、快意恩仇的特质。李碧华笔下的小青则以极端手段表达对姐姐的爱,甚至萌生杀意,只为斩断许仙对白素贞的伤害。而《 青蛇劫起 》中的小青则充满怨恨,直言许仙「人弱心善,害人害己」,认为其根本配不上白素贞。

在传统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同船共渡,她轻描淡写地制造一场骤雨,借伞之行为两人创造邂逅契机。这般充满戏剧性的桥段若被重新演绎,即便小青与小白间仍有眉来眼去的柔情蜜意,恐怕也难逃被指陈词滥调的非议。于是,小青主动承担起旁观者的角色,当面以戏谑口吻质疑这偶然相逢的宿命感。‘这倒真是缘分啊,杭州城里千巷万弄,偏偏就在这条小巷遇见了你。’小青意味深长地说道,既是对剧情发展的调侃,亦暗含对传统叙事模式的戏弄。

《白蛇传》的经典桥段完整保留,其中断桥相遇的道具被巧妙替换为发簪,延续了传统故事的戏剧张力。小白在端午节饮下雄黄酒现形的高光时刻被精准还原,而昆仑山盗取仙草的情节则通过宝青坊的介入增添了新奇感,使故事发展更具张力。改写版本并非简单复述,而是通过细节创新与叙事重构,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融入了丰富的喜剧元素。除了小青标志性的"毒舌"性格,更将原本的昆仑山仙童改造成爱拌嘴的胖鹤师兄弟,他们的方言特色和互动笑料显著提升了观影趣味性。

为帮助许仙释怀,小白与小青施展法术再现"白蛇现身"的经典桥段,过程中一只误入戏中的小鸟则成为笑点。本片最具突破性的改编体现在高潮设计上,摒弃了传统水漫金山的宏大场面,转而采用许仙奋不顾身拯救白娘子的戏剧转折。徐克在执导李碧华同名改编作品时,刻意去除许仙作为纯情书生的浪漫滤镜,将其塑造为更具人性瑕疵的凡夫俗子形象。

许仙将面临小青的诱惑,在金山寺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面对小青"人弱心善,害人害己"的警示,影片中许仙不再局限于故事的中段,而是以凡人之躯主动承担起与小白共同对抗命定劫难的重任。宝青坊主适时为许仙打造的宝物——一支附魔笛子,其力量在吹响"白宣"时显现,能有效克制法海的坐骑金毛犼,但代价是消耗使用者的生命能量,堪称以灵魂为代价的终极武器。

许仙以凡人之躯,以生命为代价奏响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金毛犼肆虐的危急时刻,他凭借对小白深沉的爱意挺身而出,成功化解法海布下的杀局。当生命垂危之际回眸凝望小白,那纵然虚弱却坚定的眼神中,爱意如潮水般涌动。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彼此心灵的共鸣与奔赴。此刻的许仙褪去了懦弱,重拾初心,化身为那个无畏的捕蛇少年阿宣。

有人或许会觉得情节过于平淡,但若置于鬼神观念远比爱情更受推崇的年代,一部影片竟敢以爱情为主题,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西厢记》的结局始终呈现两种可能性:或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或是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无论哪种版本,都在揭示封建礼教对爱情的吞噬之痛——它不仅扼杀人性,更将至情化作虚无,连一丝骨肉都不复存在。

若张生未能中举,他与崔莺莺的爱情终将无疾而终,这一设定亦映射出古代社会对功名的重视。而《白蛇传》虽以神怪与爱情为叙事框架,实则寄托着人们对正义与自由的深切向往。李碧华的《青蛇》虽以戏谑笔触解构白蛇与许仙的俗世情缘,却更深层地叩问佛门高僧法海的执念,发人深省地指出众生皆难逃色相迷障。《白蛇:浮生》以“浮生如梦,百年如露”为精神内核,在古典意象与现代叙事的交织中,展现出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有机融合。

在改编版《白蛇传》中,小青不再以果断的手段威胁姐夫,而是与法海上演别出心裁的“相亲”情节。许仙也摆脱了传统叙事中懦弱书生与负心汉的标签,被重塑为有担当的普通凡人。然而,《浮生》对爱情主题的诠释仍面临挑战——正如某些人终其一生或许从未真正理解过“爱情”二字。随着《白蛇》系列故事落幕,坊间传闻宝青坊主或将推出番外篇,不知各位观众是否期待这场延续?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