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可真地道啊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23更新:2025-09-02 18:45:22

许久未在银幕上听到那熟悉的北京鸽哨声,当《戏台》开场时这种声音再次响起,恍若时光倒流,某种深藏的记忆被悄然唤醒。对于陪伴我们成长的观众而言,陈佩斯始终是喜剧艺术与匠心精神的代名词,即便近年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他仍以持续不断的创作实践诠释着对表演的执着。此次将经典话剧改编成电影,作品呈现的高度水准再次印证了这位老艺术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我也必须承认,电影《戏台》的内在与外在都带着浓厚的传统色彩,更侧重于舞台呈现与表演艺术,与当代电影的叙事风格略有出入。若以现今的市场眼光审视,或许难以激起大众观众的观影热情,但对钟情于此类作品的影迷而言,却堪称佳作。昔日的“陈小二”如今已接近陈强老爷子的巅峰时期,正所谓不刻意迎合潮流,专注自身擅长的领域方为正途。【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影片围绕五庆班携多位名角莅临大戏院进行演出展开,恰逢刚入驻北京的洪大帅在戏院闹事,要求同在戏院游荡的老乡大嗓子演唱《霸王别姬》,一边是威胁性命的危机,一边是损毁招牌的风险,侯班主与吴经理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存。这场戏剧最终呈现何种面貌,实难预料。影片内涵可从多个维度解读,例如演艺界的浮夸现象或艺术精神的坚守,我更倾向于从“环境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与影响”切入分析。以下将选取代表性角色,按破坏者、混沌者、捍卫者三类形象展开探讨。首先是破坏者,徐明礼与洪大帅二人。

徐明礼是典型的投机者,善于审时度势。无论谁执掌朝政,他总能迅速切换立场,迎合新主,因此纵使朝局更迭频繁,他始终能凭借灵活手腕保有教化处处长之位,因其立场的可塑性成为各方所需。相较于缺乏戏剧素养的洪大帅,徐明礼则深谙戏剧之道,他清楚洪大帅行事乖张、肆意妄为,却选择默许甚至助长这种风潮,对戏班进行彻底改造。此类人对文艺创作毫无敬畏之心,视艺术为权谋工具,一旦艺术可成为谄媚奉承的工具,便对戏院实施强制包场,甚至让历史人物"刘邦上吊"。若说徐明礼的破坏如同砍枝、剥皮、浇热水般步步为营,那么洪大帅的手段则如狂风过境,直接连根拔起。

洪大帅对戏曲一窍不通,却因看到德祥大戏院的排场,又听六姨太提起几句,便心血来潮带着弟兄们前去听戏。他本应因破坏演出秩序被当场驱逐,或受到严厉惩戒,但此时的洪大帅正值北京城权力巅峰,手握象征权威的枪支,即便仅在城中逗留数小时——如清晨入城、傍晚即被赶出的短暂时光——仍能凭借权势肆意妄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地头蛇刘八爷的离奇死亡,其判断精准无误:洪大帅确实如兔子尾巴般短命。然而即便仅有半天时间,他仍能以鲁莽行为颠覆整个梨园生态。

作为一位沉醉于戏院的资深票友与常在包子铺打酱油的伙计,大嗓儿的精神栖息地始终游离于戏班与戏台的交界处。这种独特的双重身份使他既对戏曲怀有深厚感情,又难免流露出戏谑本性。当面对洪大帅这种戏曲新手时,他总爱以"行家"姿态信口开河,将戏曲知识当作炫耀资本。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那些似是而非的见解反而成为洪大帅闯祸的指南,最终导致这位莽撞者在台上台下闹出楚霸王式的笑话,印证了混沌思维有时也会产生破坏性。

初看之下,思玥的人设与大嗓儿似乎存在相似性,二者皆为痴迷戏曲的票友,将对名角金啸天的崇拜升至信仰层面。然而这种迷恋已超越正常范畴,演变为对偶像言听计从的病态依附,最终助长了金啸天沉溺鸦片的恶习。作为影片中唯一女性角色,思玥的"受害者"身份被隐晦展现——洪大帅通过鸦片控制其身心,而她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恰恰建立在对真实与表演界限的模糊认知之上。这种分不清戏服下的人与人、妆容后的魂与魂,恰恰暴露了她对戏曲本质的匮乏理解。其后续行为更显矛盾:甘愿倾尽所有讨好他人,甚至谋划与金啸天私奔,实质是渴望抓住最后的生存希望。在动荡年代,她或许清醒地知晓私奔可能面临的危险,但依然选择在绝望中追寻片刻喘息。相较之下,凤小桐作为最具反抗意识的角色,其立场更为清晰。

凤老板令人动容,正因他是《戏台》中对戏剧怀抱纯粹热忱的灵魂。侯喜亭虽有年资,却难逃沾染世俗尘埃的宿命,而金啸天虽在唱戏领域成就非凡,却因私德有亏招致风波。凤小桐身上隐约可见程蝶衣的影子,将自身与戏剧融为一体,他对三哥的倾慕达到近乎病态的程度,甚至在目睹其与世俗女子同眠时魂飞魄散。

这般纯粹鲜活的灵魂,在"大帅乱戏院"的荒诞剧变中注定承受最深重的煎熬。他既要抵御觊觎戏班的兵痞骚扰,又要忍受大嗓儿的业余演出,直至金啸天重返舞台演绎霸王,他才重展嘴角露出久违的笑意。

然而命运弄人,当蓝大帅入城掀翻男旦文化时,凤小桐以虞姬般的决绝选择沉河自尽。这种刚烈姿态不仅彰显了艺术家对尊严的坚守,更折射出对纯粹艺术形式的殉道精神。相较之下,侯喜亭的"浑浊"选择反而显得更具现实意味,他走的正是最艰难的艺术生存之道。

《戏台》的核心焦点更多聚焦于洪大帅、大嗓儿、金啸天等人物的命运交织,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初观之下似乎处于边缘位置,其人设与戏院吴经理存在相似性,皆属精于周旋的世故角色。然而实际上,侯喜亭是维系戏班存续的关键人物,单凭一个角儿的缺席便能重新安排演出,但若失去他,整个班子或将分崩离析。为守护戏班招牌,他甘愿承担救赎沉迷鸦片的金啸天;为保全戏班众人安危,又需委靡于洪大帅的权谋之中。相较凤小桐,侯喜亭显得更富圆滑与妥协,却不像吴经理那般毫无底线的退让。当金啸天与凤小桐顶着大帅震怒在台上演绎正宗《霸王别姬》时,他亦会挺身而出亲自伴奏,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操守。或许这正是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延续的深层密码——既保有傲骨,又兼具韧性,在刚柔之间寻求平衡之道。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