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哈尔滨的成长故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87更新:2025-09-03 07:04:34

耿子涵以她的首部剧情长片《小白船》在本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斩获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该片以中国东北的哈尔滨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成长的叙事,凭借细腻的导演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评委青睐。

这部由郑箐担任制片人的电影今年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首映,并获得了梁静与管虎共同创立的七印象影业支持。郑箐曾操刀制作过王子逸执导的《别告诉她》(奥卡菲娜主演)及阎羽茜主演的《海上浮城》。影片由刘亦宁编剧,聚焦少女刘娴的成长故事。其母远赴非洲工作,夏季刘娴与父亲共同生活。父亲则更关注与摄影工作室员工之间若隐若现的情感纠葛,而刘娴不得不与员工的女儿明美建立联系。明美是一位机敏迷人的大女孩,正在接受空乘培训,擅长以独特方式引导男士赠送礼物。周美君(《嘉年华》)正迅速崛起为中国新锐独立电影代表人物,她与黄子琪联袂主演,分别诠释刘娴与明美两个角色,同时梁静与梁龙也参与出演。影片剪辑由马修·拉克劳(《河边的错误》)与蔡晏珊(《阿尔及爾的末代皇后》)共同完成。

《小白船》作为耿子涵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毕业创作,由她的同学刘亦宁担任编剧。该片聚焦人生特定阶段的复杂情感,通过展现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的疯狂与挣扎,最终在回忆中呈现出一种令人心碎的美感。在参加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葱计划项目推介时,耿子涵的创作理念与艺术表达打动了七印象影业代表郑菁。郑菁表示,初见耿子涵时被其真诚的创作态度所感染,尤其在观看概念短片后,更对她在视觉叙事上的独特才能印象深刻。当这个项目获得执行制片人梁静的认可,并斩获青葱计划五强荣誉及100万元人民币(约136,000美元)制作资金时,郑菁正式加入团队,开启了与耿子涵的合作篇章。

这部电影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但更侧重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映射。耿子涵表示,刘娴这一角色更贴近编剧刘亦宁,而自己则与明美有更多共鸣,但观众往往能在两个角色中找到自身经历的投射。选择哈尔滨作为故事背景,源于亦宁的故乡情怀,同时也因为这座城市独特的边疆属性——它承载着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体,这种地理特质完美契合了成长叙事中从安全到未知世界的转变主题。

色彩系统是影片视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耿子涵透露制作团队从前期就确立了明确的色彩方案:刘娴的蓝色调象征理性与记忆,明美的红色则代表着激情与自我觉醒。这种色彩哲学通过与资深调色师约夫·摩尔的合作得以实现,他在后期制作中处理了大量色彩平衡与氛围营造的技术细节。同时,摄影指导郝嘉越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背景与对短片创作的默契配合,确保了色彩风格在拍摄阶段就能精准落地。

影片中存在一些隐晦的暗示,暗示刘娴对明美具有吸引力,但这一情感层面并未被直接呈现。耿子涵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并非单纯因审查制度限制,而是源于角色所处的特殊人生阶段——她尚未完全认知自己的情感状态,也难以对内心感受作出定义。该片刻意保留这种模糊性,旨在呈现一个处于情感探索期、内心充满困惑的年轻女性形象,这种留白反而赋予了故事更深层的艺术张力。

疫情后,中国新生代电影人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郑菁指出,资本方对新导演的扶持力度显著减弱,主要原因在于行业整体资金链紧张,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可控的商业项目来回收成本。在疫情前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中,制作方可能愿意为新人导演提供更灵活的支持,但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倾向已发生转变,新生代创作者需要在艺术表达与商业诉求间寻求平衡。

平遥电影节依然汇聚了众多新生代导演的佳作。郑菁表示,许多参展影片实际拍摄时间已跨越两至三年,《小白船》便是在2021年完成制作。她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年内,影视行业仍面临较大挑战。关于影片后续计划,郑菁透露该片将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并已获得亚太电影大奖最佳摄影奖的提名。尽管团队持续推动影片在中国的上映进程,但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发行方。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影片成功入围戛纳电影节,发行市场仍受商业利益驱动,同时需考虑疫情期间的行业损失,因此难以寻求愿意承担创作风险的发行公司。

这部影片在中国的首映引发了广泛关注。起初我并未抱有太高期待,因为中国影评人和观众的评判标准往往较为严苛,甚至比戛纳的观众更为严格。然而,最终的反响超出了我的预期,令我感到如释重负。

关于新项目,我正构思一部极具张力的男女爱情故事,主题围绕‘至死不渝’的情感。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北方的冬季,我希望透过寒冷的季节展现不同城市的风貌。剧本由我亲自打造,并与刘亦宁展开深入探讨。(该项目《寒冬里的盛夏》已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项目创投中荣获三项‘特别关注项目’奖项。)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