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文学IP再出爆款,爱优腾加速抢筹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14更新:2025-09-01 22:48:25

8月24日,《生万物》圆满收官,其持续攀升的收视表现与台网双平台破圈热度,使其成为2025年暑期档现象级剧作。该剧不仅创下单日点播量破亿的纪录,更以收视率突破4%的成绩,成为央八2025年度首部突破收视阈值的剧集。在爱奇艺平台,《生万物》以热度值突破11000分的成绩,暂列平台历史上第二高热度纪录,仅次于《狂飙》。自开播以来,该剧在云合收视率霸屏榜的市场占有率屡创新高,最高曾达到近50%的占比。

《生万物》的广泛传播标志着严肃 literature IP 改编再次掀起全民追看热潮。从2022年《人世间》、2023年《繁花》到2025年《生万物》,以茅盾文学奖及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为核心的严肃文学IP,正成为长视频平台争相争夺的热门方向,并凭借稳定的爆款转化率,成为继网络文学IP之后的新内容增长极。

《生万物》的成功无疑为当前蓬勃发展的严肃 literature 改编浪潮注入了新动能。尽管业界热情持续高涨,但需清醒认识到,茅奖作品并非通用的爆款公式,其成功改编对平台内容转化能力提出严苛要求。此外,同类型题材密集上线可能引发观众审美疲劳,这一潜在问题亟待行业共同应对。

近年来严肃文学IP改编作品频频成为爆款,其成功密码可从《生万物》的案例中窥见一斑。该剧以1927-1947年鲁南农村为叙事背景,通过宁、封、费三大家族的命运变迁,细腻刻画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结。值得关注的是,这部传统乡土题材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年轻观众以"纯爱战神""独立大女主"等网络热词进行二次创作,剧中方言"俺知不道""拉呱"等表达更成为流行文化符号。这种跨越年龄层与兴趣圈层的传播现象,凸显了严肃文学IP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所蕴含的持久魅力。随着网络文学改编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暑期档古装言情剧的集体遇冷便是明证——严肃文学IP展现出独特的价值空间。相较于网络文学,严肃文学IP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对时代变迁与人性命运的深刻剖析、经由专业评审认证的艺术成就、以及完整成熟的人物群像与叙事体系。

这些作品凭借深厚的思想内涵与严谨的叙事架构,为影视改编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创作于过往年代,其对人类共通情感与生命本质的探讨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共鸣力。《生万物》导演刘家成指出,作品中展现的人物对抗命运、追求生存智慧的主题,恰好与当代青年面对逆境时的心理状态产生呼应。该剧通过细腻刻画鲁南农村土地流转的变迁历程,成功激活了中华儿女血脉中深植的土地情结,引发"三代观众同追一剧"的跨代共鸣——老一辈因熟悉乡土生活而沉浸其中,中年观众被婆媳矛盾等家庭伦理剧吸引,年轻群体则为农耕美学(被网友戏称为顶配"种田剧")与真实人性刻画所折服。原著《缱绻与决绝》构建的农村史诗图景,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土壤。剧中采用多线交织的叙事手法,将个体命运、家族恩怨与社会变革有机串联,无论是宁绣绣从地主千金到乡村建设者的身份蜕变,还是宁家、费家、封家三大家族的复杂关系,以及土匪侵扰与村庄保卫的戏剧冲突,均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叙事张力。紧凑的剧情节奏与不断升级的矛盾冲突,使观众产生"不敢快进"的沉浸体验,直呼"窒息感拉满"。如此高密度的信息传递与强烈的情感冲击,正是在短视频冲击下长剧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严肃文学IP惯用多家族叙事与多阶层群像塑造,这既规避了单一主角剧的局限性,又能实现受众群体的广泛覆盖。当年轻观众为宁绣绣的"断亲"情节喝彩时,年长群体或许更能体会封二买地的执着。原著塑造的多元人物谱系——封四的奸诈、大脚的果敢、绣绣的坚韧、村民的愚善交织——使得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情感共鸣点。

随着《生万物》创下单平台收视新高的现象,爱优腾三大平台正掀起一场关于优质文学IP的激烈争夺。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对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品的版权抢夺上——近年来获奖作品版权已被各平台瓜分殆尽,甚至延伸至作家未获奖的其他创作。值得关注的是,严肃文学IP的改编节奏明显提速。例如2023年斩获茅奖的《千里江山图》,其改编项目已出现在腾讯视频2025-2026年度剧集规划中;而得奖作家格非2024年的新作《登春台》则被爱奇艺率先锁定。在《人世间》取得市场成功后,优酷迅速获取梁晓声新作《我和我的命》的改编权,爱奇艺则成功引进梁晓声另一部作品《父父子子》。

2025年,爱奇艺推出的"大家剧场"系列迎来第二部作品《生万物》的强势表现,成功为该内容品牌赢得关注。据悉,该剧场后续计划将呈现刘震云的《一日三秋》《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以及《登春台》《平原客》《星空与半棵树》《中文桃李》等多部茅奖得主的经典作品,正在构建一幅当代文学IP影视化发展的清晰图景。相较之下,腾讯视频虽未设立专属剧集品牌,但始终将严肃文学IP作为现实题材创作的重要方向,其2025-2026年大剧片单中包含《造城者》《主角》《千里江山图》《文城》等改编项目。其中余华新作《文城》自2021年面世后销量突破百万,作为近年少有的大众化严肃文学作品,其改编剧集被寄予厚望,或将成为引发广泛讨论的文艺现象。

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在严肃文学IP改编策略上的差异显著。爱奇艺坚持"逆向建构"理念,通过反流量逻辑的题材选择与主创配置,将关注点聚焦于农耕文明、城乡变迁等长期被忽视的命题。其创新性体现在"真实细节考据 现代审美转译"的融合上,例如《生万物》剧组跨越山东、吉林实地搭建200亩麦田,严格遵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节气规律进行四季实拍,以农耕场景的真实质感获得观众共鸣。相较之下,腾讯视频则展现出风格化与类型化的改编路径,《繁花》作为一部具有电影化质感的个人奋斗爽剧,预示了其严肃文学改编的两大方向。刚杀青的《主角》邀请张艺谋首次担任电视剧监制,由西部电影集团出品,有望延续《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影史佳作的影像风格。首支预告片中,电影级的光影画面与镜头语言引发观众强烈期待。而《千里江山图》则被寄予类型化改编的厚望,该剧由王倦与金海曙联袂编剧,定位为"历史画卷中展现信仰之光"的谍战剧新类型,旨在突破传统谍战叙事框架,为类型片注入历史深度与艺术价值。

在拓展文学IP改编领域时,优酷不仅深耕紫金陈小说宇宙,更通过《我和我的命》等作品展现出向严肃文学类型布局的战略意图。相较之下,近两年主攻剧集业务的芒果TV似乎有意避开与爱优腾的直接竞争。凭借去年年代剧《小巷人家》的市场成功,芒果TV在该赛道获得显著成效,而今年推出的《好好的时代》则延续了这一方向,该片为编剧团队原创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芒果TV还引进了星云奖得主的科幻作品《小镇奇谭》,这一选择或许与其对悬疑类文学内容的偏好有关。

在成功案例之外,部分作品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随着长视频平台集中推出年代题材剧集,短期内观众审美疲劳或将提前到来。此类聚焦特定历史时期与地域背景的改编作品,对编剧的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无法有效弱化地域特色,建立与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恐将面临曲高和寡的困境。以茅言文学奖得主陈彦的《装台》为例,该剧虽在2020年央视创下收视亚军成绩,但网播数据与网络讨论度未能匹配电视端热度。芒果TV数据显示,其核心观众为25岁以上男性群体,未能突破年龄圈层,与平台以年轻女性为主的用户基础形成错位,进而制约了社交传播效果。

2023年冯小刚执导的《回响》虽然源自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小说,却未能实现文学与影视的有机融合。原著6.0的豆瓣评分揭示了读者对这本文学奖作品的普遍质疑。剧集在风格定位上的反复摇摆,更让本就存在叙事根基薄弱的问题雪上加霜。原著采用"奇偶章双线并行"结构:奇数章节聚焦刑侦探案,偶数章节刻画婚姻危机,最终实现两条叙事线索的交汇。然而影视化直接移植这种结构导致节奏割裂,案件侦破与情感纠葛的频繁切换,让观众在悬疑氛围中刚产生代入感,便被拽入夫妻争执的伦理剧情,最终造成收视与口碑的双重落差。

陈思诚执导的《解密》同样在文学改编道路上遭遇挫折,其票房表现为该类型创作敲响警钟。与麦家此前成功改编的《暗算》《风声》等作品相比,《解密》作为一部融合天才成长、密码破译、精神困境及时代命运的传记式作品,缺乏天然的戏剧冲突主线。尽管陈思诚试图通过梦境意象的可视化处理展现主角内心挣扎,但终究未能突破作品本身存在的叙事沉闷感,导致整体观感流于平庸。

近年来,严肃文学的影视改编作品频频引发关注,这些作品大多历经多年沉淀与打磨。在当前改编热潮推动下,创作周期的压缩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种加速是否会导致艺术水准的下降,成为考验长视频平台内容生产能力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影视制作方能以更深切的敬畏之心对待这些文学作品,避免该题材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开发漩涡,从而实现文学经典向影像艺术的优雅转化,让跨越时空的经典故事在银幕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