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红无数明星,作品流芳百世,琼瑶用最琼瑶的方式与时代告别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39更新:2025-09-03 14:11:17

凭借作品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其创作始终被传颂。台湾知名作家琼瑶于12月4日在家属陪伴下在新北市淡水区离世,享年86岁。这位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创作风格,在时代洪流中留下独特的印记的文学巨匠,其代表作曾跨越海峡影响无数观众。随着这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表达哀思,许多观众回忆起童年时期被琼瑶剧陪伴的温暖时光。

图片

据台湾媒体报道,救护人员接警后赶到琼瑶住所,发现其在房间内已无生命体征,确认死亡后未送医治疗,享年86岁。琼瑶的63岁儿子透露,母亲生前留有遗书,要求秘书于中午时分前往查看。当家属进入房间时发现遗体,立即联系急救中心,但抵达现场的救护人员确认琼瑶已无呼吸心跳。随后,遗书内容被公开,其中写道:"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摆脱了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图片

在琼瑶遗书发布之际,其生前录制的视频作品《当雪花飘落》也同时公开。

图片

琼瑶生前最后的影像,成为她留给世界的永恒记忆。视频中,琼瑶身着红衣,身旁簇拥着几朵玫瑰,声音微微颤抖,面带温和的笑意。她以温和而坚定的语调诵读了遗书,向世间作最后告别:"这是我最后的选择,时间已到,生命不会更好,趁我还能微笑,还能歌,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乐。当此刻,有如火花与雪花同时绽放,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六日前,琼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悼念亡夫的长文,配以病榻与花葬期间的影像资料,并刊登了诗作《忆亡夫》:"不如归去,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她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2023年8月《当那一首歌响起》——琼瑶创作60周年演唱会上,当时的她精神矍铄,在舞台上与观众亲切互动。

图片

琼瑶生前最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历经七年创作,于2019年10月完稿,后于2020年在台湾首次问世,作为其生命终点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承载了这位文学巨匠最后的创作思考。

图片

关于琼瑶的离世,或许早在2017年便已埋下伏笔。彼时她曾突然公开致儿子儿媳的信件,提及自己偶然读到一篇题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由此引发对生命终点的思考。她坦言若某天不得不离开,希望不会因后辈的不舍而被迫延续痛苦的躯壳,并叮嘱子女勿被生死的迷思所困扰。这份面对生命坦然的态度令无数人动容,直至生命尽头,她仍持续传递"活得潇潇洒洒"的祝福,许多网友因此落泪,感慨其温婉与仁爱。

图片

苏有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追思,“非常幸运曾饰演过您笔下的角色,还珠海与情深深中的点滴将在我生命中留下长久印记,感谢您!愿您安详离去,永远优雅从容。”

图片

林青霞、蒋勤勤、马伊琍、李晟、刘涛、张嘉倪、黄晓明、秦岚、陈德容、李佳航、海陆、陈志朋、金铭、邱心志、李梦、保剑锋、李翊君、黄奕、阚清子、王琳、姚晨、麦迪娜、赵丽颖等演艺圈人士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发表悼念感言,表达对琼瑶阿姨的深切缅怀与美好祝愿。

图片

文字中流露出对琼瑶的深切感激与怀念。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及影视制作人,琼瑶(本名陈喆)以100余部文学作品闻名,被誉为“一代传奇女作家”。她于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童年时期直至四岁都居住在成都。1942年,随父母迁居至衡阳祖屋“兰芝堂”;1947年再迁往上海,就读于上海市第十六区国民小学,并在此期间创作了首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发表于《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1949年,随家迁居台湾省台北市,随后进入台北师范附小六年级学习,初中毕业后考入台北第二女子高级中学(今中山女中)。然而,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曾试图以药物结束生命,1958年7月第二次落榜,却毅然决然放弃高考,专注于写作。尽管初期作品屡遭退稿,直至1961年完成短篇小说《情人谷》并刊于《皇冠》杂志,才逐步打开事业局面。1963年依据个人经历创作的20万字长篇小说《窗外》,在寄送《皇冠》杂志一周后便收到刊出通知,同年9月出版单行本,首印1000册迅速售罄,获得广泛好评。

图片

1964年,琼瑶移居台北并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陆续推出《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菟丝花》《六个梦》《幸运草》等多部经典作品,奠定了其在华语文坛的重要地位。

图片

1988年,琼瑶首次踏上大陆土地进行探亲访问,先后游览了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多地,并启动了著作全集的整理工作。此后的创作高峰期中,《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琼瑶全集》《握三下,我爱你》《梅花英雄梦》等作品陆续问世,展现了她在大陆经历后的文学灵感与创作激情。

图片

琼瑶历经六十余载笔耕不辍,共创作出超过百部文学作品,其创作生涯始终以文字为媒介传递思想、构建理想。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获得广泛赞誉,更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成为华语文化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作为"一代传奇女作家",她开创的言情创作模式深远影响了整个华语影视圈。

琼瑶影视作品的影响力跨越数代观众,开创了独特的青春记忆图谱。从早期以真实经历为蓝本的《窗外》开始,其作品便展现出对纯粹爱情的执着刻画,构建出或唯美或哀婉的情感世界。1964年上映的《窗外》作为其处女作电影,讲述了女学生江雁容与国文教师康南突破世俗束缚的爱情故事,凭借真挚的情感表达引发巨大反响。

上世纪60年代由《窗外》掀起的"琼瑶热"在台湾地区持续发酵,历经近二十年后于80年代中期登陆大陆,迅速掀起收视狂潮并延续至90年代。作为开创者,她构建的"言情教母"体系涵盖古今中外,作品主题既包含对恋爱自由的追求,也涉及反封建、反家暴、家国情怀等社会议题,形成独特的叙事风格。

在具体创作中,琼瑶擅长塑造立体人物形象。以1998年《还珠格格》为代表,该作品通过幽默诙谐的情节编排与深情细腻的演绎,创造出四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天真烂漫、机智灵动的小燕子,端庄贤淑、才情出众的紫薇,重情重义、勇担家国责任的五阿哥永琪,以及武艺超群、情感细腻的尔康。剧中对反派角色容嬷嬷的塑造更是入木三分,通过复杂的人物刻画展现深刻的社会批判。

图片

两段截然不同的爱情轨迹,一段描绘了亦敌亦友的情侣在命运交织中的甜蜜与冲突,另一段则呈现了充满文艺气息的恋人之间纯粹而执着的情感。这种叙事既呈现了经典的王子与公主爱情模式,又为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注入了新的神话色彩,满足了观众对浪漫爱情的多元期待。

图片

琼瑶离世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自发在社交平台上传播《还珠格格》主题曲《当》,以此寄托哀思。这首经典旋律勾起了无数人对青春岁月的回忆,不少观众留言表示:“每当听到《当》的旋律,仿佛又回到儿时守着电视看剧的夏天,那段时光温暖而珍贵。”琼瑶作品中常见的复杂情感叙事在《情深深雨濛濛》中达到高峰,剧中坚韧的依萍、困惑的书桓、温婉的如萍与深情的杜飞之间展开的四角恋,交织着爱与恨的情感漩涡。而老一辈角色陆振华、傅文佩与雪姨之间跨越岁月的情感纠葛,更让剧情充满张力,持续吸引观众追看。

图片

《又见一帘幽梦》中双姐妹为同一男性展开的情感角逐,以跌宕起伏的剧情设计俘获观众目光。剧中浓烈而炽热的感情线既充满戏剧张力,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冲击,令人血脉偾张却欲罢不能,仿佛被卷入一场无法自拔的爱情漩涡。

图片

这些剧作不仅聚焦爱情主线,更深层次地刻画了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依萍敢爱敢恨,勇于挑战父权体系,展现出强大的女主气质;绿萍则以理性和果断著称,即便遭遇残疾仍保持积极态度。《情深深雨濛濛》的结局中,书桓、尔豪、杜飞等角色投身抗日战争,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实现了主题的升华。同时,部分剧集也以夸张的情节和极具冲击力的台词引发热议,如《又见一帘幽梦》中那句"你只不过是失了一条腿,可她也失去了半条命跟她的爱情",直击观众内心,引发强烈共鸣。

图片

近期,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中一段剧情引发热议。剧中,叶凡与齐飞因误会而分手,齐飞在情绪激动时将手机投入河中,声称要"淹死回忆",而叶凡则紧随其后将手机一同扔入河内,表示要"与齐飞的手机共赴黄泉"。这一充满象征意味的举动,成为观众讨论的焦点。

图片

叶凡三姐妹在年幼时失散,多年后却因能够共同唱出同一首歌而意外相认。

图片

琼瑶阿姨的创作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戏剧化情节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其作品既包含令人捧腹的幽默元素,也蕴含令人动容的深刻主题,成功覆盖了不同年龄层与审美需求的受众群体。作为华语文学与影视界的重要人物,她以丰富多样的创作内容为业界树立了标杆,其离世无疑是文学与影视领域的一大遗憾。她所构建的浪漫叙事体系与独特的创作风格,不仅塑造了时代文化符号,更以跨越时代的艺术价值被后人铭记。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