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口碑黑马获奖犯罪电影,为什么后劲这么大?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86更新:2025-09-10 01:07:10

2023年,犯罪题材影片《老枪》凭借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的最佳艺术贡献奖,在国内院线正式上映。该片由高朋执导编剧,祖峰、秦海璐、周政杰共同主演。作为导演的首部长片作品,影片上映之际,高朋在社交媒体发表感言:"我坦言自己在40岁之际完成了一部'又愣又真'的首部作品,并提到一位朋友观影后感慨:'我们拍电影的目标不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作品中照见自己吗?'这一评价令他深受触动。"自东京首映以来,《老枪》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展映中收获了口碑与奖项的双重认可。尽管上映已有一年,该片的影响力仍持续发酵。1905电影网《对话》栏目对导演高朋进行了专访,探讨其如何以这部作品打响"第一枪"。

《老枪》的叙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那个时代变革浪潮中风雨飘摇的工厂场景成为故事的核心意象。导演高朋虽为80年代出生于北京的非东北籍创作者,未曾亲身经历工厂生活,但他捕捉到的并非局限于地域性的个体记忆,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时代切片。他观察到,在物质消费日益丰裕的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转型,追求成就与改变成为主流。这种社会变迁中,那些仍固守过往精神世界的人将如何生存?他们是否会随波逐流?又将面临怎样的价值抉择?正是这种思考催生了顾学兵这一人物形象——曾经的射击冠军在退役后,意外成为工厂保卫科的普通职员,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时代转型期的个体困境。

国内影视作品中鲜有将主角身份设定为退役射击运动员的案例。高朋自幼便怀揣成为运动员的梦想,但因体育天赋不足未能实现。在学习电影专业后,他逐渐对体育题材产生浓厚兴趣,并深入观察到八九十年代退役射击运动员所面临的特殊处境。这一群体往往在20多岁便面临职业终结,曾经磨练出的专业技能在全新环境中失去价值,需要经历漫长的适应期。同时,他们在运动队培养的集体价值观与个人信念也需在社会中重新定位。射击作为一项高度依赖专注力的运动,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自我修炼过程,使得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逐渐形成内敛的性格特质。这种由专业训练塑造的孤独感与内向性,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强烈碰撞,形成独特的叙事张力。高朋表示,谢飞导演的《本命年》与路学长导演的《长大成人》这两部作品,为他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启示,其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刻画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成为本片创作的重要参考。

在影片中,顾学兵的生活陷入多重困境:他深爱的女子之子已涉足犯罪,面对这般局面他只能束手无策;保卫科的同僚竟与窃贼勾结,令他感到无能为力。在日常工作的间隙,他暗中制造一把武器,却未曾预料到这把枪最终的去向竟超乎想象。尽管身处绝境,顾学兵始终坚守理想主义的信念,化身正义的践行者,不仅勇敢解救小金的儿子,更孤身对抗邪恶势力。北大教授戴锦华观后感慨道:“若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那么舍生取义便是更高层次的人性光辉。”她寄语众人,期盼生活中能拥有顾学兵这般具备“英雄主义”精神的同事。

据高朋透露,在《老枪》后期制作过程中,他恰好观看了当时热播的《漫长的季节》。两部作品虽然叙事视角不同,但都以相似的年代为背景,描绘了东北地区的独特风貌。《漫长的季节》结尾,王响的台词"往前看,别回头"令高朋联想到《老枪》中顾学兵的"往前看,未来,一定比现在好"。他指出这两句台词似乎存在着某种共通性,都传递着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我们相信未来肯定会往前、会更好,这可能是支撑我们继续创作的唯一动力"。

在剧本创作阶段,高朋便将饰演顾学兵的演员锁定为祖峰,这一选择源于他对这位演员的欣赏。通过深入访谈,他逐步掌握祖峰的性格特质,使笔下的顾学兵形象日益呈现出沉稳内敛的气质。这个角色堪称为祖峰量身打造,从拍摄第一场戏起,顾学兵便如活生生般跃然于银幕之上。高朋与祖峰迅速建立起互信互助的默契,在共同创作中形成良性互动。祖峰的影响力如同剧组的灵魂,他作为主演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演技层面,更源于其独特的性格魅力与专业素养。在拍摄间隙,他常常主动留在摄影机旁,用木箱或小凳子代替房车,既是为了提升拍摄效率,也保持角色代入感。他的存在让整个剧组充满创作激情,在拍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

随着电影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对祖峰的精彩演绎给予广泛肯定。他开始敢于公开表达曾深藏心底的话语:"这应该是我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一次表演。"秦海璐饰演的顾学兵爱慕对象小金,是一位在时代洪流中寻求生活转机的单身母亲,这个角色映照出一代女性的生存图景。与《钢的琴》中相似的叙事背景让高朋意外地获得秦海璐的出演承诺。她对角色戏份与剧本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坚持剧本必须达到完美无瑕的境界,人物关系逻辑要严密自洽,导演亦需深刻理解角色内涵与表现手法。秦海璐的加入极大丰富了小金这一角色的层次感。对于高朋而言,两位演员不仅是实力派表演者,更是电影创作道路上的前辈。他们皆曾担任导演,因此能深刻理解新导演面临的挑战,始终给予坚定支持。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祖峰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的"维护"精神。

在涉足影坛之前,高朋积累了深厚的广告拍摄经验,这使他形成了现场灵活应变的思维方式。在拍摄《老枪》期间,一位仅出演一场戏的演员曾向他提出调整表演方式的建议,这种即时的创意需求让他本能地联想到过往广告拍摄中被要求临时修改方案的经历。然而当祖峰以玩笑口吻说"你还改上剧本,你胆够大啊"时,高朋突然意识到这是导演在暗中支持他的创作。这句话让他重新思考剧本的创作本质:"这部剧本我们反复打磨了这么久,本身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这提醒他电影创作中并非所有时刻都需要随机应变,当需要坚守时也应保持专业定力。

去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主席维姆·文德斯盛赞《老枪》的摄影与美术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而评委赵涛则评价“导演成功构建了独特的电影氛围”。在还原八十年代时代背景方面,影片始终秉持真实性的核心准则。制作团队在前期调研中,系统观摩了与电影故事同年份摄制的中国影视作品,深入研究其中的生活场景与视觉语言,为影片的历史质感奠定基础。

导演立足现实,对“橱窗化”现象保持高度警惕。他指出当前年代剧普遍存在的美术问题——过度堆砌时代符号以证明时空背景,这种做法实为创作雷区。美术指导刘维新则主张采用极简主义手法,借鉴北欧当代艺术中简约而富有张力的视觉语言。例如顾学兵的居所场景,通过去除冗余装饰营造出冰冷疏离的氛围,既凸显人物生存状态,也构建起整部作品的美学基调。在摄影层面,创作团队刻意选择手持拍摄与自然光效,旨在释放演员表演的自由度,为即兴创作预留空间,最终形成质朴画面与灵动表演相得益彰的影像风格。

影片结尾处,顾学兵独自持枪与反派势力展开殊死搏斗的高能片段,成为整部作品的视觉焦点。戴锦华教授在评论中指出,该场景突破了传统枪战片的叙事框架:"我们早已习惯了好莱坞和港产片的枪战套路,而顾学兵的枪械设计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以精准一枪爆头为核心的战斗方式,颠覆了常规的连发射击模式。虽然采用了更为克制的节奏把控,但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和动作调度,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类型片开辟了新的创作维度。"高朋透露,该枪战戏从剧本阶段便已确定,技术团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让演员使用道具枪械呈现更具真实感的射击场景。经过七日的拍摄周期,最终呈现出超出预期的完美效果,实现了导演最初设想的叙事目标。

面对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如何推动其持续繁荣、吸引并留住更多观众,特别是培养年轻群体走进影院、养成观影习惯,这或许成为当代电影行业从业者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高朋以职业导演的身份明确自身定位,表示未来创作方向将更倾向于类型化电影的探索。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