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预告!CCTV-4《国家记忆》栏目今明两天播出纪录片《桂林抗战文化城》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3更新:2025-09-02 12:19:36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将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1日每晚20:00播出两集纪录片《桂林抗战文化城》。该纪录片聚焦抗日烽火中的文化脊梁,通过珍贵史料展现桂林作为抗战文化重镇的历史价值。

这部纪录片聚焦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桂林作为抗战大后方核心文化枢纽的历史地位,生动再现了大批文化界人士在此地以报刊、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为媒介,开展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壮阔图景。

纪录片《桂林抗战文化城》首集《化笔为枪》聚焦于抗战时期桂林这座文化堡垒的历史记忆,通过讲述巴金、夏衍、徐悲鸿、张曙等文化界先驱在战火中的精神坚守,展现他们以笔为武器、以艺术为载体,为抗战事业呐喊助威的动人篇章。在炮火连天的年代,这些文人志士将文学创作、戏剧演出、美术展览转化为鼓舞士气的战斗力量,用文化之光照亮民族救亡之路。

在夏衍等文化界人士的积极推动下,《救亡日报》于1940年在桂林成功复刊,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抗战文化运动中的重要阵地之一。

抗战期间,徐悲鸿在桂林创作了《风雨鸡鸣图》《漓江春雨图》等充满抗战情怀的绘画作品,张曙则谱写了《我们要报仇》《负伤战士歌》等激昂的抗战歌曲,巴金也撰写了《桂林的受难》《桂林的微雨》等反映战时现实的散文。这些艺术作品共同构成了对抗日侵略的深刻记录,成为控诉战争罪行的重要历史证词。

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众多文化人士与机构纷纷以笔墨为武器,投身抗战洪流。桂林因此成为中国抗战文化的重要阵地。

纪录片《桂林抗战文化城》第二集《烽火笔墨》聚焦抗战时期的文化坚守与传承。影片展现了作家艾芜在溶洞中以膝盖为桌坚持创作,用《故乡》等作品唤醒民众的感人场景;记录了欧阳予倩革新桂剧艺术、策划西南剧展,通过戏剧形式凝聚全民抗战力量的历史实践;同时呈现了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13名馆员冒死护送7万多册典籍转移的壮举,用生命守护中华文化的血脉延续。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这些文化人以多元方式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彰显出民族气节与文化担当,谱写出抗战到底的壮丽篇章,形成了坚守文化阵地、弘扬爱国精神的文化抗战英雄群像。

纪录片《桂林抗战文化城》由广西区委宣传部出资、策划及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广西广电局协助拍摄。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