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真的被“黑水”影响了吗?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11更新:2025-09-08 17:16:14

今年春节档的票房成绩达到95.14亿元,这一亮眼的数据为行业带来欣喜,但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并深入分析。在前期文章中,我们曾提及春节档舆论场中存在的一些令人担忧的议题,受限于篇幅,未能详细展开讨论。

随后,我们与多位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包括市场研究学者和媒体公关从业者,共同探讨春节档影片背后复杂的舆情博弈。邹振东教授在《弱传播》中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公众在表达观点时往往因担忧社交孤立而倾向于跟随主流声音,即使内心认同对立立场也会选择沉默。这种沉默效应会进一步强化某一方的舆论主导地位,形成螺旋式扩散的舆情格局。在春节档的六部影片中,除《熊出没》外,其余五部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舆论冲击,但部分影片通过有效应对成功扭转局势,而另一些则陷入口碑危机。那么,究竟是哪些策略值得借鉴,又有哪些失误需引以为戒?影片的初始舆论态势对最终口碑具有决定性作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与《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作为续集作品,其前作均获得高度评价,但续集的市场表现却呈现明显分化。《哪吒2》中出现的踩仙女裙、屎尿屁等争议性桥段虽引发部分观众不满,但未能形成广泛舆情,主要得益于影片整体品质对口碑的支撑作用。

在连续六日票房突破6亿的佳绩背后,《封神1》的大量影迷自发承担起宣传推广的角色,积极扩散观影体验。这种自发传播的态势使得外界的负面评价难以对票房造成实质性影响。相较之下,《封神2》自首映起便遭遇口碑分裂,许多曾支持前作的观众对续集剧情表示失望,这些观众的负面情绪逐渐演变为舆论助推力。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发生在2月4日太原路演现场,一位观众情绪激动地质问导演:"为何影片口碑呈现两极分化?你有没有想过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诸如"姬发恋爱脑"等讨论话题已超出作品本身范畴,更有网传剧本等谣言在社交平台流传,使《封神2》陷入舆论漩涡。在连续多日路演中,导演乌尔善持续应对各类质疑,其在2月7日回应称,网上关于剧本的传言并不属实,影片呈现的叙事正是剧本创作的核心内容。

据微博知名人士及市场分析师连城易脆分析,《哪吒2》早已获得广泛认可,外界对其批评难以形成实质性影响,且常有专业评论者为其辩护。而《封神第二部》则面临"墙倒众人推"的境况,即便存在不合理质疑,也难觅有力反驳声音。尚明深耕舆情管理领域多年,曾亲历多部影片的口碑起伏。正面评价相对容易处理,但针对负面评价的传播则需精心策划。优质影片往往能激发观众自发捍卫,即便面对有预谋的负面营销,也难以撼动其口碑基础。负面营销的核心策略在于前期制造话题,放大负面评价,若能在正向口碑形成前占据舆论高地,便可能主导公众对影片的认知。

从自带热度到无人问津,今年春节档期,《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简称《射雕》)与《蛟龙行动》在舆情传播上形成鲜明对比。高热度影片常成为负面营销的重点目标,而关注度较低的项目同样难以避免舆论风波。拥有丰富媒体公关经验的黄梅指出,《射雕》这类项目自问世之初便注定引发舆论关注。选择流量明星参演的影片,通常需承担更严峻的舆情挑战。当影视作品与社会热点产生关联,其传播轨迹往往呈现出独特的舆论生态。

流量粉丝在维护电影口碑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影片上映前,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见证了《射雕》粉丝全方位的宣传攻势。横向数据对比显示,截至2月7日,《射雕》全网热搜话题累计达2107个,远超《哪吒2》的2528个、《唐探1900》的995个、《封神2》的920个以及《蛟龙行动》的676个。另一方面,这种密集传播可能引发潜在观众的逆反心理,导致部分人群选择观望而非直接观看。尽管《射雕》凭借粉丝力量实现3.3亿元预售成绩,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但总票房仅突破6亿元,反映出路人观众群体的参与度相对有限。黄梅指出,《射雕》的舆情困境与作品质量密不可分,这种关联性导致影片在开画后迅速遭遇前期过度宣传的反噬,从而形成热搜数量与票房规模之间显著的失衡现象。

虽然《蛟龙行动》已通过提前启动点映活动等举措试图扭转局势,但效果有限。若缺乏创新应对方案,该片的排片率与票房成绩恐将持续下滑。面对市场困境,出品人于冬在路演现场严厉批评豆瓣平台的一星差评,并于次日发布长文阐明影片制作初衷,恳请影院方提供更多排片机会。尽管其文辞真挚且言之有理,但片方与观众在差评认知上的分歧依然存在。巨额投入与创作艰辛让片方对负面评价格外敏感,而观众则基于春节档高票价及观影时间成本,认为影片质量未达预期时理应表达不满。

电影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走势往往与其初期宣发策略密切相关。《蛟龙行动》上映前以"台词涉密"为宣传噱头,卻遭遇了舆论质疑。随后围绕"蒋璐霞路演不知角色已死亡"的争议事件,又掀起"剧组压榨女演员"的舆论浪潮,使得该片在舆论场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连城易脆指出,在接连推出《红海行动》《长津湖》等爆款影片后,博纳似乎对主旋律题材形成了路径依赖,而《蛟龙行动》在内容创作上确实存在明显不足,相较于同期其他作品更为突出。相较之下,《唐探1900》面临的舆情问题要温和许多。作为系列IP的延续,其制作水准较前作有所提升,影片中融入的家国情怀元素也引发了观众共鸣,展现出稳定的市场表现。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预测,《唐探1900》最终票房或将突破30亿元大关,与《唐探2》的票房表现基本持平,这表明影片未遭遇显著影响口碑的负面舆论。在业内看来,对影视作品的批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专业而隐晦的攻击策略。据业内人士透露,直接指责演员表演水平的差评往往被视为较为基础的负面评价,而更高级的批评则倾向于以事实为依据,却在细节处寻找突破口,采用'三分真实、七分演绎'的方式更易引发关注。若能精准把握观众情绪共鸣,成为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则能达到最佳效果。

针对影视作品的攻击手段同样具有层级性,某些特定方式往往对口碑造成毁灭性打击。例如,以'抄袭'为由的指控与'夹带私货'的质疑便是常见且危险的负面武器。以2019年现象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曾有声音质疑其涉嫌借鉴舞台剧《五维记忆》的创作元素,但最终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该影片未构成实质性侵权,驳回相关诉讼请求。业内人士认为,该片制作方应已从中吸取教训,今年在类似争议点上未再出现明显漏洞。

所谓'夹带私货'的范畴极为广泛,既包括主题表达的偏差、服装道具的失误,也涵盖台词设计等细节层面。尤为恶劣的是通过政治议题进行舆论操控,或刻意制造民族矛盾的无端指责。在业内人士分析中,针对电影进行此类批评往往具有普遍有效性,究其原因,在于影视作品本质属于艺术表达范畴,任何创作者的个人观点都会以某种形式融入作品创作。因此,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公众接受度,成为影视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网络水军“黑水”不仅擅长制造负面评价,更会通过压制正面反馈来操控舆论走向。其典型手段包括“反串粉丝”与“按头粉籍”两种策略。“反串粉丝”指代水军冒充电影主演的忠实粉丝,故意发布极端言论引发路人反感,进而干扰影片口碑;而“按头粉籍”则是针对观众的正面评价,直接将其标签化为“某明星粉丝”的主观看法,无论该评价是否真实,都会被贴上滤镜标签,失去参考价值。近年来,随着性别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水军的攻击策略也转向这一领域。由于社会热点本身的传播力,只需在相关话题下发布带有偏见的差评,稍加引导便可能演变为公共舆情事件。

随着观众接触到的 marketing 信息日益增多,其心中产生的期待标签也愈发复杂。水军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机制,将负面评价与影片进行关联。若观众在观影前已形成负面预期,往往难以摆脱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有组织的差评通常采用分阶段、分时段的策略发布,过早暴露可能引发反效果,过晚则难以产生预期影响。通过将虚假负面评论与真实观众反馈混合呈现,水军试图制造舆论误导。然而,任何刻意营造的负面舆论都无法真正改变优质作品的本质,其引发的短期热度终将被时间验证,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口碑评判权仍掌握在真正热爱电影的观众手中。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